7月19日,2025年“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在西安圆满闭幕。本次交流周活动由中国法学会主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西安市法学会承办,来自港澳与内地的71名青年法学专业师生以及港澳相关法务官员,在北京和西安两地参加法律相关活动。
据了解,“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是中国法学会搭建的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深化港澳与内地法学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邀请港澳青年来北京和西安,旨在促进港澳与内地青年对话交流,增进理解、深化友谊。
西安之旅中,港澳青年先后前往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仲裁委员会、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中央法务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实地参访。
“很荣幸到访西安仲裁委员会,在参观中我了解到了西安在仲裁方面的发展,以及港澳法学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涉外法治建设中可以贡献的力量。”香港大学法学专业证书项目学生黄子诚说,很高兴可以与西北政法大学的师生讨论交流,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的沟通合作。同时,黄子诚表示,他会把这次活动的所见所闻带回香港,并鼓励大家来内地亲身感受国家在法治方面的发展,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闭幕式上,与会嘉宾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并颁发了结业证书和活动纪念册。西安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法学会副会长常青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希望西安、香港、澳门三地的法学学子能够心手相牵,比肩前行,共同担负起繁荣法学研究、传播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
“我希望日后能有更多机会来到内地,在交流中增进认同,在实践中贡献力量。”澳门大学中葡法律大五学生梁梦婷说,“这是我第二次来西安,再次参观兵马俑还是深感震撼,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群众新闻记者 苏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