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刚 通讯员 李华
“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力争五年时间,培育壮大更多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专业村和农业园区,让农业产业真正成为一个高收益、有奔头的产业是大荔县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从大荔县全委会上迅速传递到了全县的角角落落。
在我国最隆重的新春佳节里,大荔的群众已经开始了辛劳的耕作,开始孕育丰收的希望。
“我从年前就开始修剪、环割,这几天就是掐芽。如果今年价格稳定,这个棚能买三四万元呢。”该县安仁镇伏坡村六组的穆新明在温室冬枣大棚里一边忙掐芽一边笑着说。
从2013年开始,大荔县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把农村像城市一样投入、建设,已初步探索出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促进乡村繁荣振兴的新路子。为了持续推动产业兴村,助推乡村振兴,该县将产业兴旺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方向,突出绿色化、智慧化、节约化、龙头化和品牌化,用工业理念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支撑上,该县红枣局将技术指导下移,从年前11月份就开始奔波在田间地头,让群众不出村就能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
“在管理上,要舍得剪掉这些旁枝,要不然它会影响整个枣树的营养分布,同时环割也很重要。”,大年初十,在该县安仁镇伏坡村冬枣产业园区穆社军的大棚里,10多名冬枣种植户认真地听着红枣局技术人员的讲解。
近年来,该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精准发力,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智慧农业,突出有机冬枣等“10086”优势产业,初步探索出了现代智慧农业4.0新模式,建成了4个3A级村庄景区,平罗农业公园、福佑多彩渔村等50多个生态宜居村庄成为旅游热点,投资5亿元的“花海长安”田园综合体启动建设,下寨枣花节、苏村黄花菜采摘节、范家荷花节等8个节会每年定期举办,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坐着高铁游乡村”成为了大荔新名片。
“哎呀,你看见没有,在冬枣产业园小火车观光园人多的很,咱也带娃过去玩去。”2月15日正月十一,新年的气息还未散去,从城里结伴来安仁镇小坡村走亲戚的汪丽丽,远远看见冬枣产业观光小火车总站的公园里有彩色的大型蹦蹦床,激动地对家人说道。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兴盛。
作为陕西省仅有的两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县之一,该县将重点打造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精品田园综合体或农业公园,使生态、文化、设施等各类要素优化融合,实现美丽乡村向兴旺富裕的转变。
“要定时到苗圃里观察育苗情况,这个阶段不把苗育好,今年的收益就不敢保证了,去年我们园区一个大棚的毛收入在3万元左右,效益还是不错的。”陕西省农垦大荔农场现代农业园区主任路大兴指着绿油油的秧苗说道,脸上挂满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