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全国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3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高峰,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收购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发布于:2025-07-04

收割苜蓿

近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前进牧业牧草基地内,收割机在收获苜蓿。

发布于:2025-07-03

孜然有了专门采收机

近日,新疆中收研制的国内首台孜然采收机进行了试车实验。试车现场,只见采收机在孜然田中高效作业,切割装置精准划过植株,自动化收集系统同步运行,割落、收集,整个过程流畅高效。

发布于:2025-07-02

夏日田园 鹭鸟伴耕

近日,江西丰城市正值中稻插秧的农忙期。除了忙碌的农机手,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白鹭、灰鹭、牛背鹭等觅食、嬉戏、飞翔的场景,成为夏日田园人鸟和谐的一道生态景观。

发布于:2025-07-02

蔬菜丰收

近日,青铜峡市供港蔬菜迎来丰收季。

发布于:2025-07-02

“三农”摸底新变化

中国“三农”即将迎来新一次全面摸底——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

发布于:2025-07-01

夏收连夏种 夏管正当时

从南到北,一块块粮田里,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新的丰收图景正细细描绘。

发布于:2025-06-27

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夏播粮食进度近八成

目前,全国夏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大面积收获基本结束,麦收主战场转向新疆、甘肃,黄淮海接茬推进夏播夏管;全国夏播粮食进度近八成,其中夏玉米、中稻播栽九成半,夏大豆播种过七成,双季晚稻预计7月中旬开始栽插。

发布于:2025-06-26

近看一只鸭子的质价比

从一只鸭子的选种培育、孵化、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所有环节,共同作用于最终的价格差异。而横向放大看,则凸显着世界水禽第一大生产与消费市场的庞大体量、多元需求。

发布于:2025-06-26

平头村里麦收记

“收在田里、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在这个丰收的夏日,平头村在金黄的田野上写下了一篇“科技赋能、颗粒归仓、产业融合”的麦收新记。

发布于:2025-06-26

护好用好我们的土地资源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土地关系着粮食安全、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于:2025-06-25

种子遨游太空 未来绽放田间

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航天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独特的空间环境可加速基因遗传进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获得高产、抗病、耐逆等优良种质。

发布于:2025-06-24

“叫我‘麦贩子’的乡亲少了”

赵培国是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穿梭于田间的粮食经纪人,他的每一天,都与农户和粮仓紧密相连。

发布于:2025-06-23

“三夏”里的新质生产力

“三夏”时节,小麦机收,大型农机大显身手;水稻抢种,新品种成了首选;果树管护,智慧设备高效作业。

发布于:2025-06-20

“蓝色珍珠”串联发展新路

202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跃居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蓝莓栽培面积超140万亩,比2020年增加44%、产量增加197%。产量增加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曾经动辄上百元一斤的蓝莓,如今价格越来越亲民。

发布于:2025-06-20

智能“新农友”上岗 种田也可以酷炫

“三夏”(夏收、夏种、夏管)时节,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中穿梭,AI精准调度小麦收割机,北斗导航为播种“画”下厘米级精度的轨迹……一大批智能农机设备上岗,农民有了更多智能“新农友”。

发布于:2025-06-20

从开镰到“开机”,“黑科技”解锁夏收“密码”

“大胃王”联合收割机快速行进,一亩地从收割到脱粒用不到10分钟;梯田稻麦收割机在丘陵间爬坡上岭;北斗辅助装备精准监测、调控作业状态,收割机和运粮车自动调头、转弯、卸粮、转运有条不紊……“三夏”时节,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各式各样的夏收“黑科技”精彩呈现,为古老的农耕文明带来现代发展活力。

发布于:2025-06-20

“南果”在北方安了家

近年来,“南果北种”快速推进,分类界线悄然转变,越来越多“南果”在北方安了家。

发布于:2025-06-19

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立夏以来,全国夏粮小麦自南向北陆续成熟收获。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6月18日,收获进度已达96%。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发布于:2025-06-19

不负农时勤耕耘 绘就农忙好“丰”景

风吹麦浪,大地流金。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70万亩小麦陆续成熟收获。当地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发布于:2025-06-19

共 1183 条 共 60 页 首页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