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应对连阴雨,秋收一线直击
三春不如一秋忙,各地秋收相继迎来热潮。作为全国的大粮仓,黄淮海粮食产量占全国1/3以上。秋收大忙,黄淮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持续连阴雨,不免让人揪心。
发布于:2025-10-13
采收冬瓜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凤山镇金凤村冬瓜种植基地,村民忙着采收黑皮冬瓜。
发布于:2025-10-13
全国秋粮收获过五成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截至10月10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五成。
发布于:2025-10-11
图片报道
秋收时节,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加大水稻秸秆回收力度,将秸秆用于生产菌材、饲料等,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发布于:2025-10-1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0月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发布于:2025-10-10
保障黄淮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农业农村部强化农机应急救灾响应,在持续指导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做好秋粮机械化抢收的同时,央地协同联动加力优化调度服务、调集救灾机具、开展应急作业,支持灾区集中力量尽快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确保质量。
发布于:2025-10-09
水中采收蔓越莓
这段时间,在黑龙江抚远市,城郊的蔓越莓种植基地里,藏着独有的采收智慧:种植田先注水,特制打果机驶过,机械臂敲打藤蔓,果实浮起,在水面铺开一层嫣红。
发布于:2025-10-09
粗粮虽好,也别“贪吃”
长期只吃粗粮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消化负担过重、微量元素缺乏等。
发布于:2025-10-07
“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于:2025-10-03
这项秸秆还田新技术可助力实现水稻单产和地力提升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举行秋水切埋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现场测产会。测产结果显示,秋水切埋全量还田方式下,水稻亩产达到670.3公斤,在每亩节肥28%前提下,较对照田增产67.4公斤。
发布于:2025-10-03
“农灾警”小程序上线 为农气象服务精准直达
日前,全国首个面向农业生产者的国家级农业气象服务微信小程序“农灾警”上线运行。
发布于:2025-10-03
秋收进行时
9月29日,重庆市黔江区,村民展示收获的稻谷。
发布于:2025-10-01
耐盐碱大豆新品系“国创豆78”亩产超369公斤实现高产
30日该实验室组织国内有关大豆专家在山东省东营市的滨海盐碱地上对耐盐碱大豆新品系“国创豆78”进行田间实收测产。折合计算亩产为369.15公斤,比第一代耐盐碱品种“科豆35”高出近70公斤。
发布于:2025-10-01
“科学改种补种,尽可能减少农户损失”(秋收进行时)
今年8月,甘肃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临洮县被波及。
发布于:2025-09-30
把好种子安全关
当前,全国各地秋冬种生产正陆续展开,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购买使用进入高峰期。
发布于:2025-09-30
冬小麦可供种量69.1亿公斤 我国今年种子供应有保障
今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形势良好,种子供应有保障。
发布于:2025-09-28
京西稻,香飘三百年
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稻浪起伏,瓜果飘香,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发布于:2025-09-25
这个“菌子季”,有啥不一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食用菌生产国与消费国,产量连续多年占全球70%以上。
发布于:2025-09-24
丰收中国铺展美丽画卷
又是一年秋收时,我国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也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放眼广袤田野,牛羊成群、秫熟稻香,丰收中国铺展美丽画卷。
发布于:2025-09-24
神州大地庆丰收
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秋分时节,大地染金,田间地头一片火热的丰收景象。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共贺五谷丰登、共享丰收喜悦。
发布于: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