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血管“指纹”可预测中风风险
一项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心脏》杂志的研究发现,眼部后方的感光组织层——视网膜上的血管“指纹”可以预测中风风险,准确度与传统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相当。
2025-01-17
5G-A,解锁更多应用新场景
不仅助力赛事直播,5G-A技术目前已在城市建设、智能制造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相继落地,为多个行业数字化转型解锁应用新场景。
2025-01-17
2025年这些太空探索大事值得关注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经济学人》、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美国行星协会官网等多家媒体,列出了2025年太空领域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
2025-01-17
小麦影响黄河流域先民主食结构变化轨迹揭示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侯亮亮团队精细描绘了小麦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对先民饮食结构的深刻影响。研究证实,小麦自4000年前起逐渐影响黄河流域先民的饮食结构,至东周至两汉时期成为中游地区先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成果为揭示小麦在黄河流域的传播路径、种植历史及其对中国古代农业和饮食结构的重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坚实证据。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中国农史》。
2025-01-17
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揭晓
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结果16日在京揭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月背采样、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混合现实、生物制造、近零碳、实景三维、微核糖核酸等科技名词入选。
2025-01-17
我国“鱼航员”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太空
我国成功开展“太空养鱼”,“鱼航员”斑马鱼今年有望再次出征,协助科学家开展太空环境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工作。
2025-01-16
新技术为隔空充电提供更多可能
飞行中的无人机、正在移动的智能机器人,都可以远程隔空充电,科幻小说里描述的场景有望成为现实。
2025-01-16
“魔法波长光镊”实现分子长时量子纠缠
英国杜伦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精确控制的光学陷阱,即“魔法波长光镊”,创造了一个高度稳定的环境,成功实现了分子间的长时间量子纠缠,为研究量子计算、传感和基础物理学开辟了新途径。这一突破是量子科学领域一系列进展中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在利用分子开发复杂量子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
2025-01-16
广西发现小扁豆组植物新物种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广西西部巴马县的喀斯特洞穴中发现一种远志科远志属小扁豆组植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勺萼小扁豆”,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钥匙》(PhytoKeys)上。
2025-01-16
“锑猫”实验为量子计算纠错提供新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工程师成功演示了一个基于量子力学的“锑猫”实验,为执行量子计算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