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从“跑起来”到“用得上”还要多久?
从登上春晚表演到人机共跑“半马”,从绿茵场上踢球到拳击台上打擂……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引人关注。人形机器人能进厂打螺丝、进家做家务了吗?真正“让机器人干活”,还需要多久?
发布于:2025-08-13
科技赋能 智造未来
8月5日至1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钢铁周在上海举行,活动围绕“科技赋能·新质未来”主题探讨了钢铁行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径。
发布于:2025-08-12
“本源悟空”完成量子边编码技术真机验证
本源量子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实现基于量子边编码技术的药物分子性质预测应用,并在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完成真机验证,这项技术为分子性质预测及药物研发开辟全新路径。
发布于:2025-08-11
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做啥工作?来看十大潜力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产物,随着技术加速演进、产品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场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组织遴选出的《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发布,为人们描绘出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未来图景。
发布于:2025-08-10
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
发布于:2025-08-08
智能制造装备亮眼表现因何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工业发展“稳定器”作用。这其中,智能制造装备表现亮眼。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关键技术装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智能搬运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1.2%。
发布于:2025-08-08
三年内我国将建成200+卓越级智能工厂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发布于:2025-08-07
我科学家借陨石揭秘月球“婴儿期”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对一块名为NWA 14729的月球陨石进行了原位同位素定年分析,给出了新答案:月球的“岩浆海洋”可能在45亿年前就已形成,并在不到1亿年的时间内迅速冷却凝固。这一发现挑战了过去的认知,为理解月球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线索。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发布于:2025-08-07
科学之光闪亮!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科学之光照亮人类未来。8月6日,备受关注的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这个夏天,“高冷”的基础研究再次变得“火热”。
发布于:2025-08-07
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深海底生命群落
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全球最深、分布规模最大的化能合成生态系统。
发布于:2025-08-04
创新算法筛选出54种高性能光伏材料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种晓宇、何京津、冯晶教授团队在“人工智能+材料”交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团队提出了“连续迁移”机器学习框架,成功解决了小数据集下材料多性能预测的技术瓶颈,为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效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
发布于:2025-08-04
机器人界的“舞林大会” 8支队伍将参加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舞蹈比赛
秧歌、功夫、街舞……机器人身着各样服装,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展示着别样风采,这是记者2日在2025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舞蹈专项赛上看到的场景。
发布于:2025-08-04
首家机器人6S店开业,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近日在深圳开业,不同于传统汽车4S店的“销售、零配件、服务、信息反馈”模式,机器人6S店还融入“租赁”与“个性化订制”,以“六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技术概念走向生活场景搭建了高效桥梁。
发布于:2025-08-02
我国科学家揭示马铃薯“身世之谜”
马铃薯起源于900万年前番茄组与类马铃薯组的远古杂交事件。这场“基因联姻”不仅造就了马铃薯这一物种,还催生了马铃薯独特的器官薯块。
发布于:2025-08-01
双黑洞背后有何玄机?中国团队首次发现第三致密天体存在迹象
宇宙中神秘的双黑洞系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其背后究竟有何玄机?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也吸引国际天文学界持续跟踪研究。
发布于:2025-08-01
我国科学家发现“吃”硫化氢和甲烷的最深海底生命群落
在水深9533米的海底世界,存在着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它们不依赖阳光,而是利用地质流体中的化学反应获取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研究团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了这些生命群落及伴生流体活动,相关研究成果7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发布于:2025-07-31
我国科学家合成了钻石里的“六边形战士”
大众所熟知的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的最坚硬的物质之一。研究发现,在陨石中被发现的六方金刚石,其硬度高于普通金刚石,具有更高价值,然而高纯度六方金刚石的人工合成一直是世界难题。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合成百微米级的六方金刚石,该成果30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发布于:2025-07-31
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与肠道工程菌远程“对话”
近日,天津大学科研团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功构建“可吞服光电子胶囊-工程菌双向交流系统”,建立起人类与肠道工程菌之间的光学“语言”,为肠道健康监测与疾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发布于:2025-07-30
新能源发电保持高速增长
近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2%,超越煤电成为系统第一大电源。新能源发电装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已完成从增量主体向存量主体过渡。
发布于:2025-07-30
人工智能技术让美好生活加速“智”变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从产品消费到体验消费,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应用嵌入日常场景,让美好生活加速“智”变。
发布于: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