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聂艳秋)初秋时节,寒意渐起,走进白河县城关镇安槐村四组李家阳坡,老远就听到鲁忠平的养牛场传出的“哞哞”叫声。说起养牛,正在养牛场内拾掇草料的鲁忠平说:“我从小就羡慕村里养牛的人家,现在每天经管着牛群,心里得劲得很。”
据了解,1995年,鲁忠平背井离乡开启了自己的打工之路,先后在北京、云南、山西、湖南等地打拼。“前几年干保温比较挣钱,一年辛苦点也能挣个十六七万。”鲁忠平讲道。借着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2021年,鲁忠平毅然回到了家乡,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闯荡”起来。
经过前期调研,2021年4月,鲁忠平拿出十多万,在自己老家房屋旁修建了一个牛棚,并买来了17头土黄牛,当起了名副其实的“牛倌”,正式按下了自己的“追梦键”。
“刚开始也是一点点尝试,养殖技术不成熟,所有的学习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鲁忠平说,自己刚入行的时候不懂技术,酒糟喂养过量,养殖才2个月就导致了4头牛的死亡。“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那段时间根本吃不下去饭,整晚都在发愁怎么才能养好牛。”谈起初期养殖遇到的困难鲁忠平笑着说。村“两委”听说情况后,给鲁忠平介绍了幸福村有着多年养牛经验的老兽医贺福学,让鲁忠平向其学习。这一次的惨重损失,并没有把鲁忠平打倒,相反他更加积极地学习各种肉牛养殖知识,每年参加县上举办的致富带头人培训,在个人养殖中不断摸索学习,慢慢地,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鲁忠平都能够自如地解决,也从养殖的“门外汉”变成了“牛专家”。
为了让牛长得更壮,鲁忠平为它们合理调配“伙食”,青草、玉米、大豆、豌豆、麸皮轮着喂养,每天还会仔细观察每一头牛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进食以及反刍情况。 在“牛倌”的悉心喂养下,2021年11月,第一批膘肥体壮的牛出栏了,8头牛,按照每斤18元的价格卖给了牛贩。拿着卖牛的第一笔8万余元的收入,鲁忠平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也坚定了他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
今年,鲁忠平养牛场已经达到30余头的养殖数量。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他流转了30余亩土地用来种植,并聘请了村上7个村民进行日常耕种以及牛群的日常管护,现年67岁的吴远山就是其中一人。“在这干活,离家也就几步路,每年还能挣个2万来块。”对于吴远山来说,这份工作是相当不错的。
“你们如果想养牛,在养殖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只管来找我,我帮忙解决就是。”牛的肠胃调理、牛怎样快速增肥,鲁忠平给村里养牛户当起了免费的“技术顾问”,在鲁忠平的带动下,村里不少村民相继加入了养牛队伍。
牛存栏数多了,腰包鼓了,经验丰富了,如今,在养牛的道路上,鲁忠平有了更细致的人生规划。“我打算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明年最少养殖50头牛,改善棚舍环境,做好规模化养殖。”谈及下步发展,鲁忠平充满期待。只有村里的发展形成了规模,才会形成更强的经济效应,而自己也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为村里的乡亲们带好头、作示范,领着大家一起“犇”向“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