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生来 李勇)9月23日,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闭幕成果发布会在农高会D馆后稷厅举行。记者获悉,展会期间,共举办集中签约、专场签约及其他相关签约活动18场,达成合作项目378个、金额1112.77亿元,真正实现了“办一届招商引资大会”的目标。
本届农高会紧扣“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主题,着力搭建高水平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创新、示范推广应用和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在全景式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高层次研讨交流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全链条搭建投资贸易新载体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本届农高会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论坛作为首次在我国举办的高级别土壤健康领域国际会议,邀请到全球45个国家、国际组织121名代表,围绕“土壤健康与粮食安全”进行深入交流,发布了《2023年全球土壤健康杨凌倡议》,凝聚珍爱保护土壤国际共识。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农业部长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中亚关于加强农业投资贸易合作共同促进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联合意向声明》。第十七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以“南南合作:发展·创新·共享”为主题,16个国家的89名嘉宾和专家交流研讨,凝聚发展共识。农高会期间,哥伦比亚及中亚五国农业部长、南非和缅甸农业部副部长,以及50多位驻华使节和高级别代表齐聚杨凌,助力我国农业对外开放迈上新高度。杨凌农高会首次走出国门,同期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展区,实现国内外联动,展会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本届农高会展览展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充分彰显科技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通过线下为主线上融合、馆内为主馆外结合方式,全方位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新成果、新装备、新应用、新模式。主展区设置4个室内展馆和2个室外展区,主要举办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应用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国际农业智能装备展等。科技部等5部委,北京市、山东省、湖南省、浙江省等32个省(区、市)以及俄罗斯、以色列、荷兰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9000多项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农业机器人、云计算、卫星遥感等智能装备集中展示,充分展现现代农业科技魅力。云上农高会平台线上展示3600多项先进科技成果。田间推广展通过3个集中展示区、15个参观展览点,直观展示良种繁育、智慧农业、节水灌溉、土壤改良等方面最新科技成果应用成效,让参会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技术可带走,模式可推广。
本届农高会服务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示范推广作用更加突出。围绕落实“两藏”战略,成功举办第六届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康振生、侯水生等院士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聚焦种业创新、产业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研讨交流,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探寻新思路、新方案。举办农业科技市区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为“洛川苹果”等5个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优选出口基地、宝鸡市千阳县等4个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试验区授牌,20个重点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杨凌示范区与各市农业科技合作步入新阶段。评选出“后稷特别奖”22项、“后稷奖”80项、“群众最喜欢的后稷奖产品”10项,首次从往届3000多项“后稷奖”获奖项目中“千里挑一”,评选出“后稷成就奖”10项,“后稷奖”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含金量更高。我们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初心,连续三十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咨询培训,今年现场组织上百名杨凌著名农业科技专家、线上组织上千名农业科技专家,为15万人次农民群众讲解知识、答疑解惑,全力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
本届农高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平台功能更加凸显。举办杨凌自贸片区经贸合作对接会,搭建农业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专业化平台。陕台农业合作恳谈会成功召开,陕西涉农企业与20多家台湾农业协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举办2023年国有企业西农校友企业走进杨凌暨签约活动,为科企对接、合作交流成功搭建平台,标志着示范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共赢迈出崭新步伐。举办2023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大会,发布《2023全球功能农业科技发展态势报告》,功能农业(食品)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杨凌农高会推介大会发布杨凌农科新城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开放的格局,吸引国内外农业企业和机构在杨凌投资兴业。展会期间,共举办集中签约、专场签约及其他相关签约活动18场,达成合作项目378个、金额1112.77亿元,真正实现了“办一届招商引资大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