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主题展馆内,陕西科技大学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由红一军、红三军和军委纵队改编的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红军长征落脚陕北,翻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一页。
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从中国东南的根据地到广袤的大西北,红军将士纵横大半个中国,最终在陕北落脚,让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生机。
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用的枪套、弹夹、枪械保养油壶等物。 本稿照片均由记者 苗雨蒙摄
百年来路沧桑,长征谱写了无数英雄壮歌。红军几经辗转,为何会选择陕北作为最终落脚点?陕南战役,为什么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一战?红军处境极其艰苦,陕西人民如何踊跃支前?
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文物实物、一份份文献资料……陕西省档案馆联合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举办的“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主题展运用实物陈列、主题雕塑、音视频新媒体等形式,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在陕西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
10月20日,记者走进展馆,沉浸其中,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让我们一起聆听历史回响,赓续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红军长征落脚陕北
“大家看到的这张报纸,是1935年的《大公报》。由于年代久远,报纸上的字迹已经难以辨别……”主题展馆内,跟随着省档案馆“红色讲解员”刘腾的讲解,参观的群众在一张影印版的老报纸前久久驻足。
刘腾是一名西北大学的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3年时间里,他一遍遍为观众讲解这段伟大的历史。
陕北,缘何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继而又成为中国革命的出发点?
故事,要从这张老报纸说起。
自1934年10月离开江西苏区进行长征以来,中央红军先后数次准备建立新根据地,却都因为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和时局变化而未果。
新的根据地设在哪里?正当这个问题迫在眉睫时,两份刊登着陕北红军活动消息的报纸让中央红军眼前一亮。
1935年8月,《大公报》头版刊登了一篇《陕北军事形势转变 刘子丹徐海东有合股势》的消息。《西京日报》则刊登了一则“蒋令五省各部队围剿陕北共匪”的消息。
当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在哈达铺召开会议,宣布到陕北去与刘志丹(刘子丹)率领的红军会合。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历尽千难万险、跋山涉水,到达了陕北苏区的大门——吴起镇。
初冬的陕北高原,凛冽的寒风已经开始肆虐。红军战士衣衫褴褛但精神昂扬。他们操着与当地人迥异的口音,帮助老百姓担水、打扫,不住老百姓一间房,不吃老百姓一碗饭。当地群众都说:“咱们的红军来了!我们盼望的救星来了!”
于是,在这块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土地上,红军迅速“落地生根”。
两份报纸、一块根据地,成就了红军落脚、立足、再出发的传奇故事。
省档案馆编研处处长罗维央介绍,红军长征落脚陕北,使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使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哟,把门开哎咳哎咳哟,快把咱亲人迎进来……”伴随着婉转动人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一段段深情的讲述,让观众沉浸其中。当年,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胜利到达吴起镇的场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陕南红了半边天
“我父亲12岁就参加了红四方面军。他年龄小,被分在了运输部队,每天要背着两杆比他个子还高的枪……”在展馆内,73岁的徐青山指着墙上的陕南战役路线图,深情讲述父辈的长征故事。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当兵就要当红军》这首歌曾吸引无数仁人志士参加红军。徐青山的父亲徐国均便是其中一员。
与哥哥争着加入红军,长征路上跟着首长一起冲锋,经历各种革命斗争……徐国均生前在家中曾给儿孙无数次讲过。
“陕南战役是红四方面军为掩护中央红军向西转移发动的一场牵制性的大规模战役,为红四方面军长征和中央红军入川北上创造了条件。”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文伟讲述,1935年2月,按照中央指示,红四方面军12个团进军陕南,先后取得宁强战斗、阳平关战斗、新铺湾战斗大捷。
陕南战役从1935年2月3日到22日,历时20天,揭开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序幕,策应了已进入陕南商县一带的红二十五军,迅速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红色版图。
“长征的这段经历对父亲一生的影响特别大。他退休后依然致力于传承弘扬长征精神,自发搜集、保存红军长征相关的史实资料,光是捐赠给省档案馆的珍贵资料就有几大箱。”徐青山说。
展馆深处,一枚银耳环静静“躺”在展柜中。经过岁月的沉淀,耳环表面已褪色。这枚小小的耳环,承载着一段发生在长征途中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1935年,红二十五军二二三团一营营长李学先带领队伍在商洛市柞水县九间房乡浴血奋战时,不幸身负重伤。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他被迫隐匿于山阳县袁家沟口村的一户张姓人家中。
在张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李学先的伤势逐渐好转。在返回队伍前,李学先将那枚陪伴自己多年的银耳环送给张家妈妈宋清莲作纪念。
1997年,年逾八旬的李学先回到袁家沟口村时,宋清莲已经去世多年,她的女儿已经70多岁。
“亲人”再见,两位老人热泪横流,感慨无限。
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2021年版《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一卷记载,仅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长征时,陕南苏区就有4300多人参加了红军。红二十五军入陕时2000余人,离开鄂豫陕根据地西进北上时扩展为4000余人;红七十四师由最初进入陕西时的700余人,到1937年撤出陕南时扩充为2100余人。陕南地区为入陕红军补充兵员8000余人。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长征途中,发生在陕南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还有很多。
血染大地铸丰碑
“最后一把米拿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含泪送上战场……”
秦巴山水,黄土高原,红军走过的每一处地方,都浸染了战士的鲜血,留下了一串串足迹。红军长征在陕西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战士们的顽强拼搏,也离不开陕西各族人民的倾力支援。
主题展馆内,一面名为“长征中的陕西人”的展板,备受参观者关注。展板上介绍,红军入陕后,陕西人民从各方面积极支援,捐粮、捐钱、捐物,甚至献出生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宁强县,爱国人士陈锦章动员家人放弃富足的生活参加红军。除母亲因小脚无法远行,其余三代11口人全部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在陈锦章家的影响下,宁强涌现出许多父送子、母送女、妻送夫、兄弟相送,甚至全家一起参加红军的感人场景。
长征途中,最初,陈锦章一家人还走在一起,相互照顾。红军打响嘉陵江战役前,一家人被整编分配:陈锦章和两个弟弟陈文华、陈文芳被编入作战部队,率先向西开进,后来相继牺牲。陈锦章60岁的父亲陈大训根据安排,留下来管理红军的菜地。这位在家养尊处优的老人心甘情愿顶着烈日种菜、薅草。家中的成年女性被分配到红军被服厂工作,在行军作战中饱受颠沛流离和疾病折磨之苦。
红军到达陕北时,陈锦章家参加长征的11口人中只剩下陈锦章的妹妹陈真仁,其他人均在长征途中或牺牲,或失踪、失散。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长征一家人”诠释了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见证了红军长征的百折不摧,也激励了时代新人的忠诚担当。
每每讲起这个故事,刘腾都不禁流泪:“他们为革命作出的牺牲太大了,实在是让人佩服。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要把长征精神传递给更多人,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一路探访,一路体悟。参观结束,来自延安的游客陈姗姗久久没有离开。“以前只知道长征路途艰险,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现在才知道在陕西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或许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却汇聚起了磅礴的力量。”陈姗姗说。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88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长征印记”如今已深深镌刻进三秦大地,长征精神融入人民血脉,代代相传,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永放光芒!(记者 苗雨蒙 刘曌琼)
访谈 |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90年前,一支8.6万人的红色大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跨过赣南于都河,开启伟大的远征。
88年前,4支九死一生的红军队伍,最终汇聚黄土高原,汇聚抗日救亡前线。
这场伟大的远征,有一个不朽的名字——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一个永远讲述不完的故事,长征亦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长征精神作为宝贵的历史财富薪火相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不断取得新胜利。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下,我们该如何保护好长征文物、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好长征精神?记者对陕西省档案馆编研处处长罗维央进行了专访。
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8周年,围绕讲好长征故事,省档案馆做了哪些工作?
罗维央:今年,我们主要举办了展览“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该展览共展出550余幅图片、40余件档案,共分“浴血北上,万里长征”“生死抉择,落脚陕北”“抗日救亡,延安灯塔”“数字长征,历史丰碑”4个部分。画册《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同步发行。
由于年代久远、环境复杂,长征过程中留下的照片非常少,这是我们筹办展览最大的困难。主创人员不仅查阅了馆藏,还奔赴湖北、湖南、江西省档案馆及北京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军事博物馆等查找相关图片和资料,力图更真实、详尽地还原长征全貌。
展出的40余件珍贵档案有陕西省档案馆馆藏的1934年到1936年间蒋介石调遣部队“围剿”红军的电报;地方政府关于红军活动情况给国民陕西省政府的报告资料;杨虎城、张学良、孙蔚如等人与国民陕西省政府往来的关于“围剿”红军的电报、信件等。
问:您如何看待历史档案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方面的作用?省档案馆具体是怎样做的?
罗维央: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革命历程,包括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关键人物的贡献与牺牲,是学习和研究党史的一手资料,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档案馆不断优化丰富馆藏资源、深研细挖红色档案。具体来说,我们成立了全省红色档案资料保管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及征集保管、编研利用、综合协调3个工作组,全面协调推进红色档案开发利用。这些年,我们编辑出版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各地党组织创建与发展图册》《百年青春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陕西档案资料图片集》《红色珍档中的陕西革命印迹》《陕西档案故事:忆英烈 励今人》等书籍,制作了《三秦珍档·红色记忆》《云上思政课·三秦红色档案》等系列视频,举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回首历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等主题展览,努力用档案再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
问:如果让您给观众推荐一件参观“长征长征——红军长征到陕北”主题展不可错过的历史档案,您会推荐哪件呢?为什么?
罗维央:除了长征途中的档案和照片,我推荐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相关档案和照片。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落脚陕北,是因为这里有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来之不易,饱含革命先辈创业之艰辛。
我们的展览就是用长征故事来讲陕西故事,带领公众了解红军长征为什么选择到陕北,又为什么能到陕北。我相信,大家越了解这段历史,就越能体悟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红军长征落脚地之重要、之宝贵。对今天而言,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记者 苗雨蒙 刘曌琼)
记者手记 |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漫天风雪挡不住前进的步伐,茫茫草海中依旧扛旗前行,湍流峭壁、铁索横江,饥寒伤病、敌军追堵,都动摇不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寻找革命先辈的长征足迹、追忆长征故事的采访过程中,那些让人闻之落泪的红色故事、镌刻进脑海的质朴真情,每每令人感慨不已。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档案,斑驳的影像背后是成千上万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军将士。他们有的长眠于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有的就义于敌人的刑场。他们以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不是泛黄的回忆,永远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芒,照亮着一代代人的长征路,是今天依然要发扬传承的宝贵财富。
88年过去了,红军的身影渐行渐远,但信仰的光芒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他们的精神伟力总能为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后人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走进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苗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