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姚尧)2月19日,记者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在全省自贸试验区2024年改革创新成效的通报中,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贸功能区被陕西省开放发展领导小组评为特色亮点突出、创新成效显著单位,并通报表扬。
近年来,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贸功能区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累计形成73项经省自贸办认定的创新案例,其中,7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17项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作为内陆型自贸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贸功能区跳出传统口岸依赖,以“数字+”“服务+”重构开放平台核心竞争力。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推动吉尔吉斯斯坦—中国经贸合作中心落地。持续深化丝路合作,引入中俄联合计算中心、“光纤丝绸之路”等国际合作项目,截至目前,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方园区注册企业达45家,俄方园区注册企业达40家。
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贸功能区以“自贸+科创”双基因赋能产业迭代。聚焦贸易转型升级,通过对医药物流产业的仓储端、管理端、供销端、服务端进行数智化转型,有效破解了企业面临的运营成本高等多重难题,2024年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贸功能区医药物流产业产值达200亿元。聚焦新兴业态培育,重点打造卫星遥感产业链,通过打通数据生成、加工、交易、流通和应用五个关键环节,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聚链成群。目前,沣东新城自贸功能区已孵化落地卫星遥感产业链相关企业300余家,行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自贸功能区以“自贸+”思维构建全域创新共同体,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深度耦合,打造“政策互鉴、载体共建、人才共享”的立体化科创走廊,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围绕自贸区产业发展,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先后推动与延安宝塔区、新疆霍尔果斯清水河配套园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协助延安、沣东两地24家企业入驻俄罗斯、新疆园区。围绕政务服务,与安康市汉滨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等9区县签订政务服务“跨区通办”合作协议,1188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异地办、就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