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川新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坚持对标对表,夯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以“四讲四比”扎实举措高质量推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讲政策比思路,明晰责任促效能。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区级帮扶、街道负责、村组实施”的示范村建设专班和“1235”工作推动机制,2024年建立清单任务111条,完成任务111条,建立诉求清单40条,需解决问题28项,实际解决问题28项,完成项目清单建设项目26个。
讲产业比增收,真抓实干促发展。围绕“北部建都市休闲片区、南部建特色品牌片区、西部建融合发展片区”的思路,北部片区建成小农夫亲子农场和玉皇湖畔露营地等休闲农业基地;南部片区建成樱桃交易市场一座,樱桃设施大棚500亩,樱桃苗木繁育基地80亩,羊肚菌设施大棚22座;西部片区建成集“生产、销售、电商”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片区。目前,建成冷库20座,果品分拣线一条,电商中心一座、果醋生产线一条,预计6月份投入生产。
讲建设比项目,提档升级促根基。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建成农村供水工程46处,其中接入城市管网6处。以“八清一改”为抓手,通过以奖代补、巷道包抓、积分制等方式,将“集中整治”转变为“常态长效”;2024年完成厕所改造938座,新建公厕4座,示范村户厕卫生厕所达到100%;投资885万元,改造野狐坡村、长命村等8个村的巷道,不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讲治理比机制,强化引领促文明。深化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试点建设工作,健全“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全域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建立起“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27个,打造“法律明白人”村级队伍135名,专职调解员54名,兼职调解员126名,化解矛盾纠纷347起。打造了咸丰路街道办任家庄村、野狐坡村、玉皇阁村,正阳路街道办陈坪村、赵家坡村等5个乡风文明一条街。
铜川新区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加快推动“千万工程”建设步伐,持续深化示范村建设。对照41项建设指标,对排查的13项短板弱项,制定25条补短措施。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樱桃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培实验室、种质资源库等,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与成果转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乡村建设。投入260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卫生厕所改造,开展“种花植绿 扮靓乡村”行动,种植各类花草40余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推广坡头“同心讲议会”、野狐坡村“大树底下好商量”等工作法,引导群众从“看戏人”转变为“唱主角”,实现“群众事、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干”,凝聚合力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及时提炼总结工作经验,广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董唯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