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

2025-04-24 08:24:04

2025年4月23日下午,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这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宝塔山的保护工作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发布会由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赵登宏主持,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市文物局常务副局长贺冬梅,延安旅游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啸出席并介绍条例要点。

20250423203647083-13-24c4e.jpg_scale.jpg

据介绍,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延安革命纪念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宝塔山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宝塔山存在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建(构)筑物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文物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此次立法旨在通过法治手段,解决保护与开发矛盾,筑牢革命精神标识的法治屏障。

据悉,《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共二十八条。主要规定政府及部门职责、保护规划、经费保障、执法与公众监督、建设监督管理、景观亮化工程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生态风貌治理、山体保护控制线、地质监测与研判、地质灾害治理、树木养护、禁止行为及处罚措施,明确保护范围、保护管理责任和施行日期等内容。

《延安市宝塔山保护条例》从多方面进行保护:明确责任主体,市人民政府负责宝塔山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宝塔区人民政府协助,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机构等具体落实。划定保护范围,宝塔保护区域包括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还有环境风貌控制区。规定保护措施,如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遵循最小干预等原则做好养护修缮;禁止擅自拓片、修饰和迁移摩崖石刻等。规范文物利用,基本建设和旅游发展把文物保护放在首位;利用宝塔开展活动要庄重严肃等。同时,对山体风貌治理、生态保护等也作出规定。

该条例的施行对延安文旅发展具有四重意义:一是强化文化遗产保护,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保护措施,防止过度开发或人为破坏,确保宝塔山原真性和完整性,传承延安精神;二是促进文旅融合,优化景区管理,提升游客体验,开发红色教育、研学旅游等文化项目,推动数字化展示(VR、AR等新技术应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三是增强城市文化品牌,彰显延安对历史文化的重视,提升城市形象,带动杨家岭、枣园等周边革命旧址的整体保护与开发;四是规范管理,明确政府、企业、居民责任,避免保护与开发冲突,解决乱搭乱建、无序经营等问题,维护景区长远利益。(师镇镇)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