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跨越四十载的团圆

2025-07-01 09:10:29 来源:西北在线

6月30日,一辆载着温情的归乡车从千阳县人民医院缓缓启程。82岁的李满仓老人裹着柔软的护具,在救助站工作人员及其子女的陪伴下踏上了回乡的路。车窗映出他湿润的眼眶——这场跨越40年的漂泊与等待,终于在2025年的夏日,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微信图片_20250701064530

困境中的“生命接力”:从受伤老人到暖心救治

6月14日正午,千阳县张家塬派出所的警车闪着红蓝灯停在千阳县救助站院内。民警与寺坡村村民搀扶着一位左腿严重变形的白发老人——他是82岁的李满仓,因意外摔伤倒在破旧农房内,被邻居发现后紧急送医。

“老人意识模糊,眼神里全是惶恐。”救助站工作人员回忆,老人说自己从甘肃天水市流浪至此40余年,其间一直与子女断联。

一场“生命接力”随即启动:千阳县救助站第一时间协调县人民医院派救护车接诊,同步联系专业家政机构安排24小时陪护;县医院开辟绿色通道,骨科医生连夜制定治疗方案。“老人腿部骨折严重,但生命体征必须稳住。”主治医生说:“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微信图片_20250701064543

寻亲路上的“跨地攻坚”:四十年离散终得线索

治疗之外,更艰巨的任务是寻亲。李满仓因长期流浪,户籍早已注销,与子女的联系线索仅存于2023年张家塬派出所人口排查时的模糊记录:“户籍地甘肃清水县,曾用名李代儿,育有2男2女。”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帮老人找到家。”救助站站长陈康说。6月20日,千阳县救助站联合张家塬派出所民警,带着泛黄的调查记录奔赴甘肃清水县。在当地派出所的全力配合下,仅用3小时便锁定李满仓子女的下落——儿子李建明见到工作人员时,手捧一沓泛黄的寻人启事,声音哽咽:“我们找了40年,寻遍了陕西、甘肃的大街小巷,以为父亲早不在了……”

病房里的“时空重逢”:四十年思念终得安放

6月21日清晨,千阳县医院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李满仓躺在病床上,原本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站在面前的,是他记忆中总追着喊爹的小女儿,是骑在他脖颈上摘枣的二儿子。“爸,我们找得你好苦!”大女儿扑在床前,泪水打湿了老人的手背。

“这些年,我不敢想你们。”李满仓颤抖着抚过子女的鬓角,“怕想多了,心更疼!”电话那头,在部队服役的大孙子声音坚定:“爷爷,等我退伍,我给您养老!”病房里,祖孙三代的哭声与笑声交织。

团圆背后的“民生注脚”:善意织就的温暖网络

为确保老人归程安全,救助站工作人员翻遍多家医疗护具店,为他定制了腰腿部固定器。

“这不是一个人的团圆,是无数善意的交汇。”千阳县民政局局长石峰表示,“近年来,千阳县建立‘救助+公安+医疗’联动机制,已帮助12位流浪多年的人员找到家人。李满仓的故事,正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250701064553

今日,李满仓的子女向救助站赠送锦旗,红底黄字写着:“千里协调施援手 救助接返恩情深”。归乡车上,老人望着窗外渐入甘肃境内的山峁,轻声说:“到家了,真好。”

四十年漂泊,四十年等待,终在这个夏日,因一群人的坚守、一座城的温度,书写了最动人的团圆诗。正如李建明所言:“是国家的好政策、政府的真作为,让我们这个破碎的家,重新完整了。”(记者 杨东世)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