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生来)7月1日,记者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截至6月29日,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夏灌渠首开机28天,新建进水闸实现大流量满负荷安全运行,全面完成了夏灌渠首7000万立方米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引水2.5亿立方米,创造了夏灌进度最快、单月水量最大、大流量持续时间较长等多项新高,灌区60余万亩在田作物得到及时灌溉。
入夏以来,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有效降雨不足,旱情持续发展。该中心科学研判、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夏灌抗旱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玉米播种、出苗和经济作物用水需求。科学调度均衡供水。制定用水计划,采取轮灌加续灌相结合方式,根据供水流量分上下游灌溉、错峰灌溉,组织站与站、段与段之间进行轮灌,减少用水矛盾。多措并举保障生产。针对灌区玉米与葡萄等经济作物用水时段叠加现象,采取集中大流量引水、井灌与渠灌相互补充等有效措施,满足作物用水,有效缓解高温导致的土壤墒情不足,保障了秋粮播种与果实品质产量提升。
安全护航筑牢根基。组织各站管水员、护渠员携带救生设备进行24小时巡渠,在危险渠段设置隔离带、警示牌,同步常态化开展防溺水宣传,确保渠道行水安全、群众生命安全,全面筑牢灌区安全防线。开展竞赛促进用水。开展夏灌劳动竞赛,制定阶段引水目标,组织干与干之间、站与站之间、班组之间,相互挑战应战,追赶超越,灌溉用水高潮迭起、抗旱氛围浓厚。计量缴费公开透明。充分发挥“交口抽渭农业灌溉”平台管理优势,全面实行线上缴费,加强水价监督管理,实施地头插牌放水,使水费价格公开透明,让灌区群众用上明白水、放心水、满意水。
根据近期灌区旱情缓解实际,中心计划于7月2日停机,开展渠道工程和泵站机组设备维护,以及渠道防溺水安全措施完善等工作,消缺除险,积极为7月下旬玉米“拔节水”灌溉做好各项准备,确保灌区秋粮安全。同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扎实做好河、渠、站、闸防汛和暑期防溺水安全宣教等工作,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