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年诊疗量超16亿人次!中医药法护航“中华瑰宝”

2025-07-02 08:31: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题:年诊疗量超16亿人次!中医药法护航“中华瑰宝”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徐鹏航

超16亿人次!这是初步统计的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量,也是自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加快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今年以来,以中医药法为“纲”的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彰显着中医药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中的重要角色,推动着中医药更好发挥其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中的独特优势。

历经三十余载酝酿,我国第一部中医药领域的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法律——中医药法于8年前施行,这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医药法为中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航向”,推动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范的出台: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政策法规体系搭起四梁八柱;各项配套制度、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以及加强中医药师承教育、科技体系建设、中药材质量等方面政策,不断为这一体系添砖加瓦。

在法律引领和政策支持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我国基本实现了地市办中医医院全覆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全覆盖,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97.1万人;摸清了18817种中药资源本底,中药饮片抽检质量整体合格率逐年提升至97%左右,中成药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升达到24.62%……

受益于这部法律,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

中医药服务更加普惠可及——

武汉市硚口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中医诊室、中药房、中医健康教育室,配备了中药煎药机、腰椎治疗牵引床、电热低频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备,还成立了多个中医药专家工作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

随着中医药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诊疗量明显增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初步统计显示,202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总诊疗量超16亿人次,较2023年明显增长。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今年1月至5月的日均诊疗量就超过一万人次。

中药品种加速“上新”——

小儿黄金止咳颗粒、芪防鼻通片、小儿牛黄退热贴膏……2021年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已有53个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25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中药创新研发活力不断增强。

不仅如此,儿童用药上市数量不断增加。2019年以来已有6个儿童专用中药新药获批,为儿童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医药文化火遍神州——

中医药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其倡导的“春捂秋冻”“寒头暖足”“寓医于食”等养生理念和方法,在中医药服务和文化活动中日益深入人心。

中药梳、药枕、中药香囊等文创产品热销,中式养生茶饮流行,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爆出圈,中医夜校、夜间推拿门诊吸引众多年轻人……传统中医药正以各种“新姿态”拥抱现代生活。

这是2024年12月3日拍摄的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全体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中医药法指引下,中医药的“国际范儿”也越来越足:我国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制订新一轮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与世卫组织联合举办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形成一系列务实成果,筹备成立全球传统医学联盟;推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发布12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其价值还远未被充分发掘:国家层面有待出台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诊疗和知识普及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医药“走出去”还需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加强国际合作……

如何让千年智慧传得更远、走向更广阔世界,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有理由相信,法律护航,中医药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中华瑰宝”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