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黄陵大地,山川秀美、土地丰饶、产业多元,随处可见“千万工程”生动实践留下的深深印迹。
黄陵县田庄镇韩庄村航拍图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黄陵县以“千万工程”创建工作为引领,不断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乡村振兴万千气象。近三年来,有14个村开展省级“千万工程”示范创建工作。
仲夏时节,走进黄陵县田庄镇韩庄村,林木葱郁、绿意盎然,一场雨过后,村集体翡翠梨园的青果泛着润泽的光,一派喜人景象。不远处的理想山庄内,服务人员正忙着清理卫生、准备食材。这个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行的农文旅融合露营基地是村民心中的“新宠”。观景步道沿山峦沟壑蜿蜒,山风习习,窑洞古朴,烧烤自由,灵魂放歌。
理想山庄一角
曾经不起眼的窑洞大院经过一番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了足以令人放慢脚步的诗与远方,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们与村组合作将老旧危窑改造,通过租赁、薪资、分红等形式带动村集体经济。”理想山庄总经理杨华介绍道。
有自然美景相伴,把“惬意生活”卖出价,理想山庄成为韩庄村文旅新IP,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黄陵县田庄镇韩庄村原生态粮食加工厂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借助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的“东风”,韩庄村做好做强“土特产”文章,主打“绿色生态、健康环保、古法精造”特色的原生态粮食加工产业多点开花。石磨面、小杂粮等“韩庄耒耕”系列农产品深受欢迎。
“我平时在这里干活,活多的时间还有几位工人,我们不出村就把钱挣了。”村庄里长出来的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让村民刘敏侠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黄陵县田庄镇韩庄村村集体经济翡翠梨园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韩庄村结合自身优势,以经营乡村理念,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先后投资30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环境提升、设施完善等项目,使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让乡村和美,群众幸福感成色更足。
“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2万元,同时,开展乡村‘微整形’和村庄清洁行动,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田庄镇韩庄村第一书记王径龙介绍说。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气象。近日,全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名单发布,黄陵6个村榜上有名,阿党镇葡萄寨村是其中之一。
空中鸟瞰葡萄寨村 绿树成荫屋舍俨然
盛夏的葡萄寨村绿树成荫,屋舍俨然,景观涝池乡韵十足,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全覆盖……“千万工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改变的却远不止于此:
午后,村民霍竹琴的农家小院传来阵阵笑声,村妇联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又一次来到她家,帮她干些家务活。
黄陵县阿党镇葡萄寨村妇联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帮群众干家务活
“这些志愿者勤快得很,来给我扫院子,给我和面、蒸馍。”66岁的霍竹琴老伴腿脚不便,自己也常年患病,这些乡里乡亲的“搭把手”,不仅让生活便利了不少,更让她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浓浓暖意。
“我们妇联巾帼志愿者主要是帮助村里有病的、年龄大的、身体不方便的群众,能干啥活就干啥活,就是想让我们村民之间和和睦睦的。”葡萄寨村妇联主任樊芳侠的话道出了村民心底朴实的想法。
黄陵县阿党镇葡萄寨村村庄巷道
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村之美与无声润物的乡风文明交相辉映。
通过矛盾调处、村民议事、道德评议、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制度和文明实践,葡萄寨村走出一条外塑形、内铸魂的和美乡村善治之路。
全省第一批“千万工程”示范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里饱含着群众不断提升的幸福指数。
“村上的环境亮化美化都好,邻里相处几乎没有啥矛盾纠纷,住到这个村子里,人的心情都好。”葡萄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文强这样说。
“千万工程”引领乡村蝶变,近年来,黄陵县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引领,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黄陵样板”。2023年桥山街道刘家川村、阿党镇葡萄寨村、隆坊镇迂家塬村、店头镇新城村、双龙镇索洛湾村、田庄镇安沟村创建省级示范村,并成功获全省第一批“千万工程”示范村认定。2024年实施4个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重点村、6个县级重点村创建工作,当年累计实施项目200多个。2025年实施4个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重点村创建工作,打造“千万工程”示范带线路6条,截至6月底,累计实施落地项目59个,宜业宜居的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
(孙婷 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