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垂,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七〇二社区的广场上人头攒动。随着红色经典影片《建党伟业》片头音乐的响起,近百名居民摇着蒲扇、带着小板凳聚拢到银幕前,时而低声讨论剧情,时而为热血场景鼓掌喝彩。这温馨一幕,正是蔡家坡镇群众“家门口文化夜生活”的生动写照。
连日来,岐山县蔡家坡镇的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夜幕下,红色电影照亮乡村;晨曦里,欢快秧歌舞步踏响振兴节奏。一场场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丰盛“文化大餐”,一场红色文化与烟火气息的“双向奔赴”正在这座工业小镇温情上演。
露天电影:重温红色记忆 联结邻里情谊
“快走,今晚广场放《闪闪的红星》!”傍晚时分,七〇二社区居民王大爷就催促孙子带上小马扎去占位置。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一群邻里,勾起了许多人的旧时记忆。“现在年轻人爱刷手机,但一放电影,社区老小都来了!”七〇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玉荣感慨道。为提升观影体验,社区精心选片,既有《大决战》等经典战争片,也有《守岛人》等新时代主旋律影片,还穿插播放《蔡家坡老工厂记忆》等本地纪录片。放映员张师傅准备的“方言讲解版”,更让现场笑声不断。65岁的退伍老兵刘志刚看着电影里的冲锋号,不禁回忆起当年部队拉练的情景,忍不住给身边的年轻人多讲几句。
秧歌舞步:踏响幸福节奏 焕发时代活力
白天的蔡家坡镇则热闹非凡。在蔡家坡文体中心广场上,“咚咚锵”的锣鼓声中,一支身着白衣黄裤的秧歌队格外醒目。领队赵大妈手舞彩扇,脚步轻快,身后20多位村民热情舞动,连她5岁的小孙女也扭得有模有样。“咱这秧歌队可有讲究!”赵大妈擦着汗介绍,“传统秧歌配上新词,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调子唱‘乡村振兴就是好’,乡亲们越扭越带劲!”蔡家坡镇政府还组织“秧歌教学擂台赛”,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教学,年轻人学“陕北秧歌”的豪迈,老人们传“岐山老秧歌”的韵味,最后比拼哪队“扭得最红火”。村民王秀兰赛后笑着说:“扭完一身汗,比跳广场舞还解乏,奖品洗衣粉更是实在!”
纳凉晚会:唱响传统文化 共叙浓浓乡情
一年一度的蔡家坡镇纳凉晚会如期而至。戏台上,岐山县剧团带来的经典秦腔《铡美案》精彩上演,台下座无虚席,戏迷们跟着哼唱,精彩处高声喝彩。晚会现场还设有特色小吃摊、手工艺品展销等,重现了传统纳凉晚会的热闹场景。“我从小就跟爷爷来听戏,现在带着孙子来,这传统不能断。”村民赵先生一边给孙子买糖画一边说。除了经典戏曲,社火、舞狮等民俗活动也轮番登场,让群众在夏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在蔡家坡镇,从银幕上的红色经典到舞台上的时代新声,从活力四射的秧歌到韵味悠长的秦腔,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正以更鲜活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如村民王秀兰在朋友圈所写:“今晚电影里王芳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咱蔡家坡的文化活动就像新时代的战旗,红火又热闹!”下一步,蔡家坡镇计划将红色电影送进企业,让秧歌队走进景区,持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化种子在基层深深扎根、开花结果。
(通讯员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