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富川瑶族自治县税务局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组建税费宣传服务团队,定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农企讲解税费优惠政策,并辅导涉税费业务操作,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图为7月29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楼村千亩冰淇梨产业园,税务工作人员在了解农户种植情况和涉税需求。
王丽芸摄(人民视觉)
7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一系列数据,展现“十四五”税收改革发展成绩单。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左右。其中,税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税)将超过85万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财力基础不断夯实。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据统计,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0.5万亿元,年均新增减税降费超2万亿元。
从政策导向看,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占比达到36.7%;从受益主体看,在各类经济主体中,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比达到72.9%;在各类规模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共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占比达到64%。
税务登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涉税经营主体突破1亿户,比2020年净增加3000万户,显示出中国市场活力足、韧性强。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实体经济稳中提质,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29%左右,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民营经济发展稳中有升,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71.7%,比2020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发展稳中增效,县域经济销售额、省际间贸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比2020年分别提升了1.5个点和3个百分点。
税制改革和减税降费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今年刚刚结束的个税汇算与2020年初次汇算相比,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数达到了1.19亿,增加了55%,减税金额增长了156.5%,2020年是1160亿元,今年增加至近3000亿元。
税收政策还有力地支持了科技创新。“十四五”期间,中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优化、力度不断加大,其中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享受户数61.5万户,较2021年度分别增长25.5%和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