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做饭不便、营养难以保障,吃不上一口“热乎”饭,成为千阳县张家塬镇众多独居、高龄或行动不便的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心头难题”。该镇党委聚焦这一民生“关键小事”,试点张家塬镇中心社区,推出党建引领“幸福社区大食堂”项目,采取“支部牵头、网格管理、党员服务”模式,促进辖区老年助餐工作覆盖范围扩大化、需求捕捉精准化、送餐场景多元化,有效破解特殊老年群体的“就餐”难题,将党的关怀精准送达老人心坎,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建机制,“一元餐”普惠暖民心。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构建起“支部牵头、网格管理、党员服务”的精细化运行模式。依托张家塬中心社区党组织优势成立助福爱心餐饮有限公司承接项目,提升改造中心社区配餐点120平米,接入“宝鸡市智慧养老综合管理系统”,为老人提供数字化便捷服务。现场就餐的60岁以上老人可轻松“刷脸”支付,个人仅需承担“一元”(早餐1元、午餐2元),就可享受精心搭配、营养丰富、方便快捷的可口饭菜。科学划定助餐服务网格片区6个,由18名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全面负责信息摸排、需求对接与服务落实。招募党员服务志愿者28名,打通服务最后“一百米”,为身体不适和行动困难的群众上门送餐。党建引领“幸福社区大食堂”服务覆盖王家庄、晖川、寺坡、南湾岭4个村、1445户居民,运行一个月来,日均稳定服务15-20人次,累计提供现场就餐650人次,送餐上门24人次。
网格连心解民忧,精细服务慰桑榆。18名党员骨干网格员深入开展“敲门行动”,精准摸排并为133名目标老人建立动态档案,详细掌握其健康状况、居住情况及用餐需求。项目据此量身定制“爱心食堂集中就餐”与“党员志愿者上门送餐”双项服务,确保关怀精准入户、温暖直达人心。针对摸排出的8名行动不便、无法外出的老人,项目充分发挥网格优势,推行“支部派单、网格响应、党员上门”的精准送餐模式。党支部统一调度,党员志愿者作为送餐主力,每日风雨无阻,准时将热乎可口的“暖心饭”送达散居于四个村的老人家中。这送上的不仅是一餐饭,更是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传递组织温暖的“连心桥”。网格化管理与党员包联机制,实现了对分散在各处、行动不便老人的“点对点”服务全覆盖。
惠民实践映初心,一餐一饭总关情。党建引领“幸福社区大食堂”项目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一元暖心饭”显著改善了受助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社区温情。独居多年的王奶奶腿脚不便,过去常为做饭发愁,邻居魏秀兰曾长期义务照料其饮食。项目启动后,所属网格的党员网格员小刘主动接过了爱心“接力棒”,风雨无阻送餐上门。王奶奶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就是好,党员同志像亲人!”该项目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基本餐饮难题,更在四个村营造了尊老爱老、互助友爱的浓厚氛围,成为提升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暖心党建工程。
下一步,张家塬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紧扣老人实际需求,在巩固提升现有助餐服务品质与覆盖面的基础上,着力优化用餐体验、吸纳社会资源,并积极探索健康关怀、精神慰藉等延伸服务,让“暖心饭”持续飘香,稳稳托起社区内老人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