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始终锚定生产运行平稳高效的目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不断摸索中积累经验,逐步构建起一套契合自身发展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通过强力推行该体系,生产运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衔接有序,考核激励双轮驱动。三季度以来,采油三厂大水坑作业区为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行效率,深入剖析生产运行考核中存在的弊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薪酬奖罚制度,对于未按规定执行领导下达任务的人员,予以严厉考核;而对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有效降低生产损失的员工,则给予适当奖励,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同时,要求各中心站和班站规范考核制度,以责任感、积极性、协作性、纪律性和创新性为考核标准,深入实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提升了管理水平。
身先垂范,调度监控一体协同。大水坑作业区调度室和监控中心作为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核心部门,在日常生产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提高工作效率,对两个组室的职责进行了细致划分,同时强调分工不分家,在日常运行中实现调度监控一体化。这一举措打破了部门壁垒,促进了信息流通与协同合作,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未雨绸缪,三级联动消除隐患。本着早安排、早落实的原则,大水坑作业区对油水井现场展开了全面排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结合往年秋季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隐患,制定了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针对雷雨天生产过程中高发、易发的隐患,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形成了上至机关岗位,下至井区班站的三级联动机制,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外,加强对井组和油藏的动态分析,持续抓好日常监控和措施调整,为措施稳产指明了方向。
规范落实,修订完善筑牢根基。为进一步理顺生产运行管理模式,明确各中心站和组室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确保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各尽其责、相互协作,及时完成领导及调控中心的指令,大水坑作业区对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与完善,共修订13项,完善5项。
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生产组织执行力,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全体干部员工走出办公室,靠前帮促、靠前服务,充分发挥“技术参谋”作用。深入生产现场对井站、设备、管网等进行详细调研,组织各层面技术力量分析问题,摸排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为全面推进原油上产稳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讯员 张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