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乡县以深化医共体改革为抓手,积极构建县、镇、村一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以全域“急救链”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线”。全县偏远镇转运患者由4小时压缩至2小时,120呼救电话3秒接听率、3分钟出车率均达到100%。
西乡县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中枢、标准化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医疗需求。
做优县级“联络网”。县级层面对原有120急救中心改造升级,与汉中市指挥调度平台对接实时同步信息数据,实现市、县急救急诊信息共享、协同联动。西乡县急救分中心首次设立停机坪,采取签订服务协议方式配备空中急救运载工具,构建陆空立体急救网络。
做强镇级“中转站”。依托镇(街道)10个中心卫生院、12个镇卫生院中转平台,持续规范急救站基础建设,全面配备应急定位系统、急诊急救硬件设施,与县急救分中心信息平台高效对接,实现预约治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服务协同。
做实村级“基本盘”。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强对乡村医生急救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村医的健康宣教主体作用,增强村民防病与自救意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先行处理病患,为专业急救人员到位施救提供有效帮助。
在做好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基础上,西乡坚持“三化管理”,强化急诊急救保障,全方位筑牢急诊急救保障根基。依托县人民医院,统筹指导开展镇卫生院医师胸痛单元、卒中单元等专业化技能培训,制定胸痛、脑卒中、心搏骤停等医疗预案,规范急诊急救标准体系,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全力建成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12个,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并通过验收,实施镇卫生院胸痛单元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急诊急救能力水平。按照资源共享、适度超前原则,不断强化医疗机构装备建设。县级公立医院在保障常规设备齐全的基础上,配备高、精、尖设备,所有卫生院按照“保基本、强基层”要求,配齐检验、检查常规设备。目前,已为各镇卫生院配备不同用途和性能救护车27辆、为11家卫生院配备了无创呼吸机等急救设备。
紧盯“接、转、治”三个关键,形成“现场—车辆—医院”即时连线、多方协作、全程配合的高效闭环,确保以最快速度出车、最快时间抵达、最快时间救治。
“接调”快速响应。由县120急救分中心统一调度和电话接入,调度员按照急救指挥调度管理办法及急救标准流程对呼救人询问病情,迅速评估判断后进行分级调派,并将患者信息同步发送至急救人员,从电话接通到患者自救全程化跟踪指导,实现院前急救“节点前移”。
“转运”及时高效。将所有协议医院纳入院前急救管理,实施县域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统一调度,急救平台一键响应后精准定位,遵循就近、就急、就专科原则,实施地域偏远乡镇急救分中心、急救站救护车双向转运,进一步缩短转运时间。
“救治”精准把控。每辆救护车配置安可车载终端、心电图、血糖仪、除颤仪、心电监护、呼吸机,患者上车后一键启动远程会诊,及时采集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脉搏等数据反馈救助中心,做到上车即入院、上车即治疗,以更快、更好、更优的急救服务,努力为全县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