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肖莹)双节的欢愉气氛尚未散尽,汉滨区新城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如火如荼。连日来,该街道联合包联单位、“一街四管”职能部门、环卫工、志愿者等力量,以“绣花功夫”刷新城乡面貌,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全力为广大居民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
此次整治重点聚焦节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房前屋后堆放杂物等突出问题,大家分工协作,手持扫帚、铲子、工具夹等清洁工具穿梭在大街小巷,仔细清扫各类垃圾、枯枝残叶,帮助群众清理搬运占用公共区域的生活杂物,联合物业修剪草坪绿化,为辖区增添了勃勃生机。在水电总厂社区的一处休闲角落,工作人员正与藏匿在砖缝草隙间的烟头“较劲”,“藏得再深,我们也要把它们‘请’出来。”一位志愿者边清理边开玩笑。路过居民忍不住点赞:“这么细致用心地服务,我们更要自觉维护!”
“大家加把劲儿,注意脚下!”在大树岭村5组,张祥平老人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门口堆积的木头、碎石等杂物显得杂乱无章。街道纪工委书记刘瑞华和村干部一起,肩扛手抬帮老人将杂物搬运至指定地点整齐堆放。经过彻底清理,门口环境焕然一新。老人看着整洁的院落,高兴地说:“多亏你们帮忙,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弄这么干净!”
近期的连绵阴雨让程东村成为市民休闲首选,村内的40余家农家乐在这个假期“爆红”。喜悦之余,激增的垃圾量也考验着村里的环境治理能力。垃圾清运车前脚刚走,村干部立即拿着扫帚、铲子,认真清理垃圾房周边散落的包装袋、食物残渣。黏腻的污渍粘上鞋底、溅上裤腿,他们毫无怨言,“绝不能坏了游客的好印象!”
在整治过程中,大家积极向周边商户和居民宣传“八率一度”、城市文明建设、门前“四包”等政策知识,引导大家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维护好辖区环境。针对前期连续降雨导致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隐患,村干部展开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每一处险情,协调车辆工人紧抓晴好天气开展抢险工作。街道督查室对涉农社区及8个村人居环境定期开展检查,及时下发整改通知,销号管理,确保环境整治不留死角。
下一步,新城街道将继续以“头三尾三”“二五工作法”等工作机制为抓手,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环境的“洁净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