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咸阳市渭城区人民医院

以“暖心举措”织密便民就医网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5-10-12 15:02:17 来源:西北在线

“挂一次号管三天,复查不用再跑腿缴费,这政策太贴心了!”近日,市民张阿姨手持检查报告,在咸阳市渭城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不住称赞。从挂号窗口到诊室床头,从工作日到节假日,从医院诊室到居民家中,该院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便民举措,将暖心服务注入诊疗全流程,用实干诠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创新服务破堵点,复诊体验再升级。针对检查项目多、结果难当日出具,导致患者多次挂号、重复缴费的痛点,该院创新推出“一号管三天”服务模式。普通门诊患者一次挂号后,三日内因同一疾病、同一病程复诊,无需再次排队挂号缴费,凭原挂号凭证即可直接找接诊医生查看报告、调整诊疗方案。同时,复诊导诊护士主动上前引导,提前告知检查路线与注意事项,让就医流程衔接更顺畅。截至目前,该举措已惠及20341人次,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超13.22万元,有效破解了“挂号排队长、复诊跑断腿”的就医难题。

打破壁垒减负担,检查互认惠民生。为避免患者在不同医院间重复检查、增加经济与时间成本,该院积极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目前,已完成64项检验项目、74项影像项目的互认资质认证,与17家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搭建起检验影像结果互认机制,覆盖血液、生化等16项核心检验项目,以及DR、CT、核磁共振等11项常用影像项目。通过建立常态化质控机制,定期开展结果比对与质量评估,确保互认结果准确可靠,让“非必要不重复检查”成为诊疗常态。截至目前,该举措已惠及331人次,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超6.9万元。

延伸服务进家庭,居家就医不犯难。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术后康复患者、长期卧床的慢性病患者“出门就医难”问题,医院组建“家庭医生呼叫中心”团队,累计为辖区患者出诊服务149人次。9月25日,又率先推出“家庭病床服务”,将“诊疗室”搬进群众家中。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家庭建立专属病床后,由家庭医生团队按患者病情制定出诊计划,同步配合护士完成伤口护理、康复训练等服务。这种“医生主动上门”的模式,不仅解决了患者及家属抬扶上下楼、挤公交、排队就医的不便,更通过家庭医生与患者的固定对接,实现健康状况的持续跟踪与管理,让“在家看病”从期待变为有温度的现实。

365天坚守不打烊,健康防线时刻筑牢。医院持续开展“无假日医院”和“延时门诊”服务,该院365天“不打烊”——法定假期及周末,普通门诊、检验检查科室均正常开诊,诊疗项目、流程与工作日无缝衔接,避免群众因假期“断诊”;急诊与120急救中心24小时待命,配备专属急救团队与设备,确保突发疾病、意外伤患“随叫随应、快速处置”,截至目前已累计接诊2519人次。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医院迅速启动“不打烊诊疗服务区”,增派儿科、呼吸科医护人员弹性排班,全力保障患者“来得快、看得上、看得好”。

细节服务传温情,微笑诊疗暖人心。除了便民举措,医院更以“六个多”服务体系为核心,让微笑服务深度浸润就医全流程。多说一句暖心话语、多听一番患者心声、多解一个就医疑问、多替患者想一步、多给一份便利、多做一次健康科普。收费窗口工作人员耐心拆解费用明细,践行“多为患者答疑”;医生问诊时先请患者落座,用轻声交流传递“多替患者着想”;医院志愿者队伍活跃在门诊各个角落,在自助机前帮老人操作、在取药窗口帮患者核对药品、在走廊为家属指引方向,用专业暖心的行动化解患者焦虑。今年以来,医院已收到患者送来的感谢信、锦旗共计100余件,每一件都是对“有温度医疗”的最佳认可。

从“一号管三天”的复诊减负,到检验互认的流程优化;从“搬进家”的家庭病床服务,到细节处的微笑关怀,再到365天不停歇地坚守,渭城区人民医院以实干为笔,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写进每一位患者的获得感里,用一项项便民举措、一次次暖心服务,为渭城医疗卫生行业改革写下生动注脚。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