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榆林市吴堡县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5-10-15 14:51:00 来源:西北在线

IMG_261

学生们在吴堡县档案馆参观学习。通讯员 张荩文 摄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吴堡县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通过健全机制、深化课堂、丰富活动三大路径,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注重机制建设——

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根基

制度是工作的基石,机制是长效的保障。吴堡县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确保各项工作系统谋划、协同推进。

陕西师范大学吴堡实验学校构建起以“蒲公英评价体系”为抓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涵盖“德智体美劳”五大维度,实现对学生成长的过程性、综合性引导。同时,创新实施“1+2+X”小团队工作机制,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共同参与的育人共同体,并通过每月“三个一”谈话(与自己、与学生、与家长),强化师生、家校深度互动,真正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这也是该校注重机制建设的生动体现。这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不仅为吴堡县各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更有力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的制度根基。

注重课堂融入——

筑牢未成年人全面发展阵地

9月15日,吴堡县第二完全小学师生通过云端课堂,与全国学子共同聆听了一堂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为主题的思政大课。沉浸式的历史影像、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让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原来课本上的艰苦卓绝,是战士们穿着草鞋在冰天雪地里行军。”吴堡县第二完全小学五年级(3)班学生王雨桐说。班主任老师注意到,当看到八路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堵住日军机枪口的画面时,不少孩子悄悄抹起了眼泪,平时活泼好动的学生也全程紧握拳头。

此外,吴堡县2025年未成年人思政教育“开学第一课”在吴堡第二中学以音乐思政课的形式呈现。课程以“学习榜样精神,感悟信仰力量”为主题,巧妙将《青春》《我的祖国》等经典音乐、珍贵历史影像与榜样故事宣讲融为一体,从革命先驱到时代楷模,生动展现了信仰的力量。

这两堂课正是吴堡县推动思政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课堂以沉浸式、互动化的教学方式,让历史走近学生、让信仰可感可触,显著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吴堡县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情景体验思政课”,通过持续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不断筑牢育人阵地,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注重活动引领——

拓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空间

实践体验是内化道德认知、激发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吴堡县高度重视活动育人功能,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地方特色资源,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搭建起广阔的成长舞台。

吴堡县龙岗高级中学组织学生走进县档案馆,开展“红色档案里的青春思政课”活动。学生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宣讲中感悟家国情怀,在贾四贵剪纸艺术博物馆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跨越364年的契证展览中感知社会变迁。该校高二学生寇寒青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此外,吴堡县各中小学还结合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领巾爱祖国”“勿忘国殇、吾辈自强”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比赛、社团成果展示等,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厚植情怀、锻炼能力、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