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以党建为引领,锚定“菌药畜果茶”特色产业主攻方向,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让群众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持续增收。
支部领航定方向,产业规划“接地气”。全县各村(社区)党支部主动扛起产业发展“主心骨”责任,结合村情民意制定差异化产业规划——木耳主产区聚焦链条延伸,推动菌包生产、精深加工、电商销售一体化;山区村侧重中药材、烤烟种植,配套建设仓储晾晒设施;浅川村发展茶园、蔬菜种植,对接城区商超建立直供渠道。同时,通过“有职党员带头种、无职党员领岗帮”模式,组建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党员服务队,累计开展种植培训46场次,解决田间技术难题230多个。
品牌赋能扩销路,产业效益“节节高”。在党支部牵头下,全县围绕木耳、茶叶等核心产业培育品牌,“柞水木耳”持续巩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影响力,打造“柞水绿茶”“秦岭中药材”等区域特色品牌;组建农产品电商公司、研学旅游公司等新业态主体,通过直播带货、农旅融合等方式拓宽销路。截至目前,柞水县已培育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经营主体183家,春季木耳种植8500万袋,香菇、平菇等食用菌280万袋,特色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3亿元。
产业铺就增收路,群众腰包“鼓起来”。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全县新建标准化茶园500亩,种植中药材5000亩、烤烟2000亩、蔬菜2.61万亩,形成“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格局。截至目前,柞水特色产业已带动3万多名群众就业,年均增收超5000元,真正让特色产业成为群众的“致富引擎”。(通讯员 张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