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合同签约额突破258亿元 凸显农业科技盛会新高度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圆满闭幕

2025-10-29 20:04:02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记者 吕新涛)2025年10月25日至29日,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圆满闭幕。本届农高会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成效,大会合同签约额高达258亿元,现场交易额达2.73亿元,创下近五届参观人次新高,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了澎湃动能。

3N7A2779 

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主线贯穿全程

本届农高会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主线,深度融入展览与会议各个环节。展览展示创新采用“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四位一体模式,全景呈现了来自全球1800多家企业的9600多项前沿科技成果。无人化植物工厂、激光农业、AI辅助育种系统、智能植保无人机等一批代表全球农业科技顶尖水平的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令人瞩目。

会议论坛同样精彩纷呈。第七届杨凌种业创新论坛汇聚十位院士专家,分享最新研究,国家级分子育种创新服务平台杨凌分中心正式揭牌。乡村振兴论坛、未来农业发展大会等重点活动,深入探讨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与政策机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IMG_20251029_114613 (1)

辐射推广,成果转化“看得见、带得走”

农高会作为农业科技的“扬声器”和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其示范推广辐射力在本届得到充分彰显。总面积14万平方米的室内展系统规划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等专题展区。第二届睿抗(杨凌)全球农业机器人应用赛有效推动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田间展通过11个综合展示点和13个参观点,以场景化方式展示了“五良”集成技术、数字农业等高精尖技术,让农业科技对广大农民和从业者而言“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同时,“杨凌农高会常年展—农品汇”的正式亮相,标志着农高会实现了从一年一度盛会到365天常态化展销平台的历史性跨越。

_WUP0084

开放共赢,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

本届农高会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2025年上合组织农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实现了27个上合组织国家全员亮相的盛况。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培训学院的揭牌成立,以及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级研讨班等10余项国际交流活动的务实开展,有力推动了中国农业技术、标准与方案走向世界,深化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特别是上合组织国家的农业合作与减贫事业。

微信图片_20251028204314_65_858

市场导向,品牌价值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坚定不移走市场化转型之路,是本届农高会焕发新活力的关键。通过引入会展领军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展会收入较去年增长20%以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与辉同行”走进农高会直播活动创造了2.5小时超36万人同时在线、总销售额超5700万元的亮眼成绩,展现了“展会+直播”新模式的巨大潜力。

此外,一站式服务中心、对接洽谈专区等的设立,为参展商提供了全流程、精细化的服务,吉祥物“麦宝”系列农创产品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农高会的品牌价值与亲和力。

IMG_20251029_115625

服务大局,精准赋能农业强省与产业振兴

围绕服务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农高会成效显著。第五届世界奶羊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了我国首个奶绵羊新品种,并达成10亿元产销协议。国际苹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促成15项技术合作与产销项目。“农业人才会客厅”和人力资源交流会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第32届杨凌农高会圆满实现了“精简、务实、高效、安全”的办会目标,“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品牌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展望未来,杨凌农高会将始终牢记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持续提升办会质量,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