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奋楫笃行结硕果 大美大荔谱新篇——大荔“十四五”交出暖心民生答卷

2025-11-21 09:54:54 来源:西北在线

11月20日,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大荔县委副书记、县长杜鑫出席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大荔县在多个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

过去五年,大荔县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于2024年达到213.14亿元,年均增长6.2%,增速持续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跃居全市第三,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84亿元,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县域经济“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动能日益充沛。

产业发展质效双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大荔县成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31:16:53,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向多元产业县的转型升级。农业根基更加稳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粮果菜畜渔”五大产业协同发展,“大荔冬枣”品牌价值攀升至72.94亿元,连续三年跻身中国果品品牌十强,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产品远销海外,带动亿元村增至20个。工业短板加快补齐,聚焦“工业倍增”计划,构建了以食品工业、精细化工、新能源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海泰新材料、同州蔚隆等骨干企业落地生根,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经开区获评省级特色专业园区和绿色园区。商贸文旅活力迸发,“天下粮仓”农耕体验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获评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改革创新动能强劲,“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3.09%,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秦创原农创谷科技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培育了大量科技型企业,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宜居品质显著提升。大荔县以区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引领发展,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东片区、同州新区开发有序推进,完成多条道路改造、路灯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和智慧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成高标准农田24.11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增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面持续扩大,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涌现出一批经济强村,乡村的“颜值”与“产值”同步提升。

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同推进,发展支撑更加坚实。韦罗高速建成通车,圆了群众的“高速梦”;省道108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全国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试点通过验收,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中能建农光互补、国顺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5G网络覆盖率不断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实施朝邑围堤下游段应急修复加固、北洛河综合治理等一批水利工程,累计疏浚排碱渠63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19平方公里,恢复湿地湖面7000余亩,防沙治沙经验在全国推广。通过综合施策治理大气污染,实现镇级空气质量监测站全覆盖,北洛河王谦村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三年稳定达标,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投入使用,公共交通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天蓝、水清、土净”的美丽大荔画卷徐徐展开。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大荔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5.64%和8.2%,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6万人,就业创业工作获得省政府表彰。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新建多所学校,新增学位14640个,中高考及“双减”工作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创新“4+3+N”医共体机制,县医院纳入三级管理,中医院创建成为全省首家三级中医医院,“行走的医院”项目方便群众就医。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建成多所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智慧养老平台投入使用,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回顾“十四五”,这是大荔县攻坚克难、奋楫笃行的五年,也是“大美大荔建设从起势走向腾飞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荔县将继续锚定“大美大荔共同富裕奋斗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乔刚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