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电普十年 连接无界

陕西移动筑就数字桥梁,赋能三秦新程

2025-05-24 12:57:01 来源:西北在线

2025年是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实施10周年。近10年来,陕西移动扎实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建成5G基站6.3万个,行政村5G覆盖率达98.5%,有线宽带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全覆盖。从巍峨秦岭到黄土高坡,从关中平原到青青牧场,光纤正跨越三秦的山川大地,将5G网络送进千家万户,弥合“数字鸿沟”,赋能千行百业,为新时代数字陕西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网络进山 巍巍秦岭不再闭塞

秦岭是中国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大山系,陕西境内为秦岭中段,平均海拔在1000米至3000米之间,最高海拔‌3771.2米‌,是南北交通的一大险阻。由于岭高林密,秦岭深处常常因信息闭塞导致发展受阻。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完成网络覆盖,是给网络建设者带来的考验。

光头山位于沣峪口内秦岭分水岭西侧,海拔2980米。基站建设恰逢隆冬时节,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直面困难,先后调派人员20余人次对周边37公里传输干线及节点机房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加固,转运基站设备及光缆等保障物资约2吨,新增铺设光缆6公里,成功开通5G基站。

该基站的开通,保障了山中陕西广播电视调频9号发射台信号的稳定传输,也为光头山至鹿角梁区域内秦岭核心保护区自然环境的保护、野外通信求助、山区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了基础通信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325110451

(推车至山顶开展网络建设)

同样极具挑战的还有西成高铁(西安-成都)5G网络的建设。回忆起施工过程,陕西移动汉中分公司网络建设人员严忠印象深刻:“光汉中段就有400多个施工点位,隧道内只能靠人工搬运。施工必须在不中断铁路运输的‘天窗’时限内完成,时间很有限。”西成高铁是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沿途桥隧占比达到93.45%,建设难度非常大。陕西移动省市县联动部署,组建专项攻坚团队,于今年年初完成西成高铁106个基站、724个点位的建设工作,实现了陕西段全线5G信号全覆盖。

一座座移动通信基站拔地而起,“云端上的信息高速”也为秦岭深处的村民们在特色旅游、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方面创业致富插上“翅膀”。在仅有一条山路通向外界的安康紫阳县高滩镇百坝村,电商和直播带货让村里的农特产走出大山;在汉中龙草坪村,通过数智升级,中蜂养殖基地蜂农劳动量减少70%,每箱蜂蜜的产量提高40%;在宝鸡关山草原,打造“智慧鹰眼”,让人们在千里之外也能通过VR全景看草原……在陕西移动技术赋能下,秦岭区域产业发展正焕发出澎湃的数智活力。

数智兴业 关中平原农业更强

关中平原,位于秦岭北麓,是由渭河冲积而成的广袤平原,自西向东绵延约360公里,土地肥沃,是陕西乃至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

在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扶风县午井镇的蔬菜大棚里,陕西移动5G+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让蔬菜种植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平台配套的5G水肥自动化滴灌系统,可实现每亩每季节水80-120立方米,节水率30%-40%,节约化肥40%。大棚内配备的各种传感设备和监控系统,让农户可根据实时环境数据分析进行远程操作,节约劳动力15%-20%,每亩减少投入300-400元,亩产提高约10%,经济效益有效增长。

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大荔县,是省级现代农业强县,获得“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30余项,冬枣、西瓜等多种农特产品享誉全国。陕西移动助力当地政府打造秦创原农创谷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辅助政府、涉农企业、农户做好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截至目前,大荔农创谷平台已对接农业企业634家,人才80人,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微信图片_20231026171655

在咸阳,智慧鱼塘提升了水产养殖的成活率,节省了人工;在铜川,智慧大棚让农户种植的香菇更香更大,卖上了更高的价钱……数智农业正引领关中平原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迈进。

网络赋能 黄土高原低空飞跃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通过5G通信及相关技术,陕西移动着力构建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夯实低空智联底座。

陕西移动已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5G通信网,在全省10地市建设3CC站点超1300个扇区,在多区域实现5G-A场景化覆盖,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新型基础设施能力突破,为低空经济的“振翅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陕北是我国最重要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广泛。陕西移动在陕北布局“低空蓝海”,助力当地从工业能源产业区向低空经济新赛道迈进。

2024年5月,西北地区首架吨级大型固定翼货运无人机“榆阳一号”首飞仪式在榆林马合镇马合通航产业园顺利举行。通过部署在机场的移动基站,“榆阳一号”在试飞时实现了超低时延的5G信号指令传输,成功完成平稳起降、物流配送等首飞任务,标志着当地突破传统物流运输,开启低空物流配送。

img3

在首飞仪式现场,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与当地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5G-A通感一体基站规模化部署、低空经济应用探索和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加速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目前,机场平均每天起降10架左右快递物流、森林防火、农业植保等各类民用无人机,数字技术已支撑无人机起降超1万架次。马合镇这个坐落在黄土高原的万人小镇,已成为当地培育低空经济的重要基地。

在黄土高原中南部的革命圣地延安,低空经济也正持续蓄能。今年4月初,千架无人机点亮宝塔山的夜空,陕西移动与当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部署5G-A新型基础设施、低空应用、低空安全等三大领域的合作。

微信图片_20250403104842

(陕西移动无人机表演)

在已建成“无锡•延安”智算中心这一坚实基础上,陕西移动将继续投资建设AI空域视频算力资源池等设施,把延安打造成为陕西省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西北地区低空应用场景集聚区、全国革命老区低空产业示范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延安将在5G-A等信息化技术支撑和多方投入下蓄势腾飞,带来更多“惊喜”。

从秦岭之巅到关中沃野,从能源矿井到低空蓝海,陕西移动十年耕耘织就“数字之网”,助力三秦大地以全新姿态融入数字时代的浪潮。

记者 庞玲玲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