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省人民政府关于西安市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阎良区、长安区、临潼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等10个县(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发布。
根据《规划》,雁塔区是富有人文魅力的宜居城区、传承古都文化的典范地区,建设国际化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未央区是西安北部开放门户、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产业高地和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传承示范区。灞桥区是对外开放功能核心承载区、山水文化魅力彰显的宜居城区、现代都市农业样板区。阎良区是西安都市圈综合性新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长安区是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秦创原南部科技创新示范带重要支点、山水文化魅力彰显的宜居城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临潼区是西安都市圈综合性新城、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承载区、传承古都文化的典范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高陵区是西安都市圈综合性新城、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渭北先进制造业走廊核心区。鄠邑区是西安都市圈综合性新城、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秦创原南部科技创新示范带重要支点、山水文化魅力彰显的宜居城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蓝田县是西安都市圈节点城市、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周至县是西安都市圈节点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现代都市农业样板区。
《规划》明确,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粮食、生态、资源安全底线。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重要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规划》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重要生态廊道。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强化水土流失治理。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完善城镇体系,保障重点产业发展空间。(群众新闻记者 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