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港口集团南京港龙潭港区。
方东旭摄(新华社发)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加剧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发展活力、展现经济韧性。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日前发文指出,最新外贸数据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整体出口攀升,各国各地区仍然欢迎中国商品,全球南方国家尤其如此。应该认识到,建立保护主义壁垒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构筑高墙限制对外贸易只会削弱自身活力。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从月度走势看,8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美国欧亚集团等机构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外贸展现出的韧性比预期更强,尽管对美进出口下降,其他方向上的表现却比去年更好。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加速开拓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凸显中国企业逐浪海外的韧性和竞争力。
本月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更深入地扎根中国、“更中国化”是企业2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初心,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深耕中国,是各国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截至去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近12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去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6万家,同比增长9.9%。近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位居全球前列。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
今年首次担任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主宾国的澳大利亚,组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的展团。澳洲会计师公会全球会长兼董事会主席戴尔·平托表示,中国服务贸易加速转型,既增强国内经济增长动能,也提升向国际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创新型服务的能力,不断激发全球服务贸易合作增长潜力。
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吸引各国贸易商、投资者向东而行。
与此同时,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已使中国成为“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支点”。康林松说,中国拥有优秀的产业人才和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中国客户心态开放勇于尝试新技术,这些推动了企业的创新进程。与中国伙伴携手开发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不仅满足中国客户需求,还反哺全球市场。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全球主席保罗·贝特曼表示,高水平开放贯穿中国经济,中国正迎来新机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邓茜、闫洁、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