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绿色琼中捧起“金钵钵”

2025-09-16 11:13: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海南琼中黎母山高大雄浑、气势磅礴,常年云雾缭绕。

樊瑞林摄(人民图片)

海南琼中农户在林间套种粽叶。

盘志强摄

海南琼中黎母山镇握岱村发展起“林下+虎奶菇”产业。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海南琼中的热带雨林里,一件件“稀罕事儿”正悄然上演——槟榔树上开出铁皮石斛白花、橡胶地里挖出虎奶菇、林地里五角猪奔走觅食……

这些“稀罕事儿”已让琼中的林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近年来,琼中聚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总面积达24.24万亩,总产值3.74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绿海筑基

林下空间蕴潜能

用两个字形容一下琼中的生态?

“绿海!”琼中本土摄影师小符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不假思索地回答,“在琼中,大地就像披着一件‘绿袍子’。”小符的镜头里,满目苍翠的林荫之美诉说着琼中的生态底色。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是岛中的生态核心区,拥有高达86.17%的森林覆盖率,享有“绿色宝库”“海南心肺”“三江之源”等美誉。琼中境内的五指山、黎母山、吊罗山、鹦哥岭等国家公园片区,共同构筑起坚固的生态环境屏障。

“过去,我们只知道守着这绿水青山,日子过得很拮据。”小符感叹道,“如今不同了,这雨林里真掘出了‘金钵钵’!”在他看来,守护好这片生态根基是立身之本,而挖掘林下空间,正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的关键一步。

早在脱贫攻坚时期,琼中就将目光投向“林下”,着力推广发展“林下+益智”种植模式。“那时候,县政府按照每亩500元发放益智种植补助。”琼中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至2021年期间,全县共计发放656.9万元,惠及农户1588户。”这一成功实践,为林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禀赋,琼中科学规划布局,不断拓展林下经济业态,着力构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复合型产业体系,形成了“林+药”“林+菌”“林+果”“林+旅游”等“1+N”发展模式,让林下生态的“含绿量”逐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含金量”。数据显示,琼中林下经济总面积达到24.24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16.64万亩,林下养殖面积4.17万亩,森林景观利用面积3.43万亩。

多元赋能

特色产业结硕果

在琼中红毛镇罗担村委会黎凑村,面积约8000亩的天然林(三角枫)下,连片种植的益智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每亩能增收约1000元。”农户说,作为黎苗南药,益智药用价值高、需求量大。

琼中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近年来将“林下+南药”种植作为核心发展方向之一,大力推广益智、草豆蔻、石斛等黎苗药材的种植。2024年,琼中发布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医药苗医药保护与发展条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药黎药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等文件,加大对黎苗药材种植的政策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底,琼中林药种植面积达14.82万亩,占林下种植面积的89%,产值约1.7亿元,成为林下经济的支柱产业。

林下经济的活力同样体现在其他特色作物的开发上。走进琼中黎母山镇大边三扬信农机粽叶专业合作社,林间弥漫着粽叶特有的清香。“我们采用林草复合种植模式,引导大家在橡胶林间套种粽叶。”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种植面积达5365亩,年产值1040万元,带动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合作社还成功注册了“黎汉子”商标,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琼中林下经济的版图远不止于此。

在林下种植方面,重点发展林药(益智、草豆蔻)、林草(粽叶)、林果(人参果、凤梨)、林菌(菌菇);在林下养殖方面,重点发展林畜(五角猪)、林禽(鸡)、林蜂(中华蜜蜂);在森林景观利用方面,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

多元的产业发展业态,赋予琼中林下经济以强大活力,铺就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计划到2030年,有序扩大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全县林下经济面积达到54.27万亩,年产值达到13.31亿元。”琼中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创新驱动

全链升级焕活力

如何提升林下经济的内生动力?创新,正是驱动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这种创新驱动,贯穿于技术研发、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

在黎母山镇握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白色菌包被村民们种在橡胶树、槟榔树下。“3个月就能收一次,这些虎奶菇出菇大小均匀,能卖个好价钱。”当地村民说,“村里能种出这样的好产品,全靠技术的支持。”

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在握岱村创新研发食用菌栽种技术,成功推广种植虎奶菇食用菌,并开展“林下覆膜种植技术”培训,通过挖掘排水沟防菌包腐烂、覆膜控温控湿、菌核冒土时及时覆土促生长等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虎奶菇种植的成活率和产量收益。

要种得好,更要卖相好、卖得好。

在海南湾岭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展示中心,展示柜上整齐摆放着益智酒、虎奶菇干菇、益智仁等产品。“园区的精深加工能力,有效解决了林下经济初级产品保鲜难、附加值低的问题,让‘山珍’更好地走向市场。”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海南中部唯一的省级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南药加工、椰子食品加工等40个优质项目,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

想要卖得好,品牌建设是重中之重。琼中积极打造“琼中好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琼中五脚猪”“琼中蜂蜜”等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琼中的林下“山珍”真正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研“绿”为墨,执“林下”笔,一幅生态富民的新画卷正在琼中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