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安县以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为主线,强化“链式思维”,推动康养旅游、新材料、清洁能源、特色农业、智能制造及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链群向集聚化、集约化发展,让一条条产业链变成富民强县的“幸福链”。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工建设的首个抽蓄电站工程,单日可满足200多万户用电需求。年均实现节约标煤约1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5万吨,二氧化硫约0.28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有两座水库,一座上水库,一座下水库。在白天新能源大发期间,也就是我们的用电低谷期间,我们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当夜间用电高峰期间,我们把上水库的水放下来发电,给电网提供稳定的电源。”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部主任肖云峰介绍。
走进镇安鲤跃智慧三产融合产业园的养殖车间,一排排硕大的养殖桶整齐排列,桶内鲟鱼、鸭嘴鱼、鲈鱼等欢快地游动着。数字化智能养殖系统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水温、溶氧、pH值等关键数据。
镇安鲤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欣华介绍,现在让鱼儿“上楼”,运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养殖系统,为鱼儿创造了更稳定、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目前,园区养殖用水经过层层处理后循环利用,利用率达到95%以上,能耗降低20%以上,实现了绿色高效养殖。在养殖规模上,单桶年产量约为6.5吨,整个公司的年产量更是高达16万吨。产业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机会。
云盖寺镇云镇社区居民董虎家住公司附近,他在这里上班每月工资4000多元,“工作轻松,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他笑着说。
除了吸纳周边村民就业,公司还为农户提供从鱼苗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回收的一站式服务,带动1300多户群众从事渔业养殖,户均年增收1.2万元,让生态好水变富民活水。
“我们还计划打造渔业科普旅游基地,让游客参与渔业科普活动,品尝新鲜的鱼肉美食,感受乡村渔业的独特魅力。”镇安鲤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凯说。
康养旅游是镇安县首位产业,也是月河镇罗家营村老百姓的“金饭碗”。每到节假日,罗家营热闹非凡,摩托艇疾驰、观光车载客驶向农家院,一派热闹景象。
来自西安的游客唐飞说:“周末想放松一下,开车不到两小时,就能从西安的喧嚣一头扎进这青山绿水间,坐坐船、尝尝当地特色,娃也有地方玩,多舒坦!”
2023年,罗家营村村集体将水库游船经营权租给县乡村振兴投资开发公司,还自筹资金购入4辆观光车解决游客接驳问题。公司随后又升级5个水上娱乐项目,新引进的摩托艇、水上飞龙广受年轻人喜爱,村民们也纷纷开起农家乐和民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前守着这水库,只当是浇地的水源。现在,它可是全村人捧在手里的‘金饭碗’!”罗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东说起现在的村级产业,笑得合不拢嘴。
从“清洁能源”助推绿色增长,到“硬核科技”激活创新动能,再到“康养产业”出圈活力迸发,镇安县立足新发展阶段,正以重点产业链群建设为牵引,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全县着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初步实现了从单一链条突破向产业集群跃升的转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镇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林表示。
(陈风军 龚安平 张庆军 阎隆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