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记者从宝鸡市公安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宝鸡市公安机关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扎实推进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大力实施促进保障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若干举措”,围绕护企助企、提振消费、便民利企、保障民生、招商引才等5个方面,打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五套“组合拳”,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破获经济案件36起。集群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立案11起,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建立警税协作线索同步共享、案件同步调查、行政与刑事同步推进的“三同步”机制,侦办涉税案件4起,破获了价税合计2.59亿元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打击洗钱和涉银行卡犯罪受到公安部和省公安厅表彰。会同知识产权局在西凤酒、宝钛、石油机械、和氏乳业等重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50个。另一方面坚持“组合拳”打击。召开全市打击防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护航高质量发展会议,会同检法机关制定《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指引》,侦破案件21起,同比上升40%,抓获27人,涉案金额2200万余元。
将宝鸡吉利汽车集团打造成西北地区唯一新车上牌免查验企业。今年5月1日起,实现与税务部门发票信息联网核查,新车上牌不再审核纸质机动车销售发票。在全市建设机动车登记服务站33家,建成2个“24小时车驾管业务自助服务大厅”,实现补换证、体检、信息采集查询等8项业务全天候自助办理。将中型客车注册等业务权限下放至全市12个县区车管所。增设小型汽车等号牌制作点,现场制作小型燃油汽车号牌2.75万副、新能源汽车号牌5600余副。车管部门和机动车服务站设置汽车“以旧换新”“二手车出口登记”专窗,便利外国人来华办理和换领驾驶证,今年出口二手车100余辆。创建社会面网格化动态巡防机制,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增强震慑力、控制力,全市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4.4%。尤其是将警力精准投放在夜市、商圈、网红打卡地等夜间人流密集区域,做到“警车常见、警灯常亮、警察常在”,“夜经济”平安成色更足、安全更托底、群众更安心。
新增申报及恢复户口类、证明类等网办业务19项,累计办理业务9.8万余件,其中全流程线上办理8.8万余件,群众满意度100%。另一方面加强拓展创新。全面推广“暖心警务码上知”,群众扫码即可查看业务办理规定、咨询电话等,并与“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相关业务模块链接,实现了点击即跳转,做法被省公安厅刊发推广。加强交警“三免罚”(首违、轻微、无主观过错免罚)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累计警告适用“三免罚”措施的交通违法行为16.75万余起,免罚1800余万元。
聚焦守护群众餐桌上的安全,坚持打击和治理并重,联合市农业、畜牧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检查38次,对发现的问题合力推进整治,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依法打击。全市推广麟游县“四维协同”反电诈模式,建立警银联动打击线下取现“事前精准宣防、事中劝阻拦截、事后复盘整治”机制,拦截取款82笔,挽回损失740余万元,做法被省公安厅推介。全市42个镇街(社区)“零发案”。
实行“零门槛”落户政策,优化居住证办理流程,“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新增19项户籍业务,今年以来市外迁入8000余人。另一方面解难题。依托户籍业务人才微信群,建立网上“办不成事”解决窗口,对线下掌握的疑难户口问题,全市30名户籍业务骨干会商解决,今年以来解决疑难户口问题35个。全市出入境服务大厅设置商务活动专办窗口,办理商务签注10人次,为跨区域从事相关活动的在宝投资外国人就近审批签证延期47人次。落实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对因正当合理事由申请继续停留或超范围活动的,可凭相关证明材料按规定办理停留证件。
下一步,宝鸡市公安局坚持以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思路,紧盯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民心所向,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抓紧抓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生活、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杨东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