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提升居民反诈防骗意识 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汉阴农商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安康市分行联合开展“央行支付 为民服务”进社区宣传活动

2025-09-18 14:27:56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通讯员 吴哲)为进一步普及支付结算知识,提升社区居民反诈防骗意识,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9月17日,陕西农信汉阴农商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安康市分行在汉阴县紫云南郡社区联合开展“央行支付 为民服务”进社区宣传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8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现场互动频繁、氛围浓厚。

dachshund

活动当天,工作人员走进紫云南郡社区,在社区群众活动室,通过“专业讲解+互动问答”形式普及了央行支付系统知识、掌握反诈与反假货币技巧。

dachshund

中国人民银行安康市分行工作人员结合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围绕“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主题,详细拆解了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等10类高发诈骗类型,向居民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内容,提醒大家妥善保管个人信息、绝不出租出售“两卡”,牢记“八个凡是”反诈准则,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讲解过程中,随机抛出“刷单返利类诈骗有什么特点”“遇到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该怎么办”等问题,居民们踊跃举手作答,在轻松氛围中加深了对反诈知识的记忆。同时,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解读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详细介绍了手机号码支付业务,结合农村农作物收购、农贸市场交易等场景,让居民直观感受央行支付的便捷。

dachshund

该行金融知识志愿宣讲员结合真实典型案例,详细对存款保险、防范非法集资、反假货币、征信、个人信息等内容进行了讲解,特意准备了真假货币实物样本,手把手教大家通过“看水印、摸纹路、听声音”三种简单方法辨别假币。重点剖析了“以养老服务、保健品投资、虚假养老项目”为幌子的非法集资案例。同时,宣讲员针对老年人容易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的情况,结合“冒充客服索要验证码盗刷存款”“虚假社保核查套取个人信息”等案例,现场教老人们“三不原则”: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密码和短信验证码,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轻易将身份证、银行卡交给他人代办业务。

dachshund

通过“专业讲解+有奖竞答”的形式,让80余名社区居民系统学习了反诈、反假与支付结算知识,现场共发放宣传彩页300余份,现场答疑20余条,有效提升了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识与金融素养。

从社区宣传的“小课堂”到金融服务的“大民生”,汉阴农商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安康市分行的精准指导下始终坚守“央行支付 为民服务”初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多形式、接地气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持续推动支付清算宣传常态化、多样化、高效化,通过更多形式新颖,内容实用的活动,切实提升公众在支付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构建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支付环境贡献农信力量。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