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姚尧)10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西安市长安区紧紧围绕利企便民目标,以区综治中心为主阵地,聚焦创新涉企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强化法治宣传培训等举措,全面提升法治服务效能,为长安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新动能。
在长安区综治中心设立涉企纠纷专门调解窗口,组建由执业律师、行业专家、金牌调解员构成的涉企调解团队,重点针对劳动争议、商事合同、知识产权等企业高频纠纷开展专业化调解,区综治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涉企纠纷315件,成功调解287件,调解成功率达91.1%,为企业节约诉讼成本近600万元。其中,通过“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涉企劳动纠纷89起,有效维护了企业与职工双方权益。
同时,在公共法律服务区设立涉企服务专窗,由执业律师轮值坐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法治体检等服务。截至目前,已为240余家企业提供专项法律咨询,开展法治体检86次,出具法律风险提示函53份。同时,法律援助窗口为企业困难职工开辟绿色通道,办理涉企法律援助案件42件,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在行政复议咨询窗口设立涉企快速通道,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优先受理、快速审理。今年已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30件,其中涉企案件20件,通过调解和解方式成功化解15件,调解成功率达75%。创新推行“复议前调解”机制,在案件受理前主动介入调解,成功化解涉企行政争议10起,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依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室平台,长安区组织法学专家、资深律师定期开展“法治讲堂”活动,针对企业关心的劳动用工、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热点问题,举办专题培训28场,覆盖企业350余家,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200余人次。同时,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组织律师团队深入园区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指导,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系统化培训,企业自主化解纠纷能力显著增强,参与培训企业劳动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35%,企业合规经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创新宣传方式,长安区通过典型案例解读、政策宣讲等形式,面向企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在区综治中心设置涉企政策宣传专区,编制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5000余册。利用线上平台推送涉企法律知识180余条,阅读量超10万次。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