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宁陕县城关镇:党员精准分类管理 让党员“有位”更“有为”

2025-10-31 10:12:05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通讯员 姜云)天刚蒙蒙亮,在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黄太建就在清理花圃周围的杂草,手臂上的志愿者红袖章格外亮眼。像他这样主动请缨的志愿者,城关镇共有300余名,成员多为无职党员与热心公益的群众。村级志愿服务队的成立,不仅盘活了农村无职党员的力量,更拓宽了基层治理的覆盖面,让治理触角延伸至更多角落。

dachshund

“村里其实党员不少,但是没有组织引导,很多党员都是得过且过,党员力量很难拧成一股绳。”谈及党员管理的过往,城关镇渔湾村党支部书记黄晓勇的感慨道出了不少基层治理的共性难题。

党员精准分类管理的推行,正是破解无职党员“无岗无为”、流动党员“流动失为”痛点的关键举措。

“履责式”管理,让在职党员“有岗有为”

“草莓大棚的温度要特别注意哦,最近降温的厉害。”旱坝大田园的负责人吕邵华一大早就穿梭在园区,查看五彩花生和草莓的长势。

像吕邵华这种有双重身份的在职党员,东河社区共有12名,他们既是服务群众的勤务员,又是矛盾调解员、致富领航员。“我们将‘党员承诺’全部上墙,为的就是接受群众监督,所有职责都结合党员个人工作岗位和特长,围绕社区治理、产业发展、安全稳定等当前重点任务,开展公开亮诺,每个季度对承诺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年底进行评比,承诺完成率也和评优评先直接挂钩。”东河社区党委书记叶祥友说道。

dachshund

据了解,自旱坝大田园开园以来,共带动56户73人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为村民带来固定分红8.5万元,促进人均增收3万余元。

“设岗式”管理,让无职党员“领岗有为”

刚组织群众抢收完70多亩水稻,黄开福又立马投入油菜育苗工作,春耕、夏收、秋种、冬播,他可是妥妥的“田秀才”。党员大会上,黄开福作为无职党员代表,首先认领了农耕管理员一职。

“我已经70多岁了,还能当个农耕管理员,为渔湾的旅游发展和粮食安全发挥一点余热,我感到无比开心。”老党员黄开福如是说。

黄开福作为无职党员主动领岗只是宁陕县城关镇推行党员精准分类管理成效的一个缩影。城关镇党委下辖的28个党支部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以人定岗、以岗定责”原则,结合“三联带三共”“五同”工作机制,为全镇618名无职党员设置20余种岗位,承诺事项涉及1230余项。

“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员凝聚力不足的难题,让无职党员的作用发挥实现从隐身到显身的转变,切实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干群关系更融洽了,组织生命力也更旺盛了。”城关镇党委委员、组宣委员邓锡丹说道。

截至目前,城关镇已经将10余名工作成效突出、作用发挥明显的无职党员充实到后备力量队伍中进行跟踪培养。

dachshund

“跟踪式”管理,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城关镇将243名流动党员均纳入台账管理,确定30余名村(社区)干部不定时通过电话访问、网络支部询访等方式,掌握流动党员去向,更新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为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城关镇党委积极组织在外流动党员到流入地报到开展学习,同时利用学习强国、网络党支部推送各类政策信息、宁陕新变化,让“云端课堂”成为在外游子与组织沟通的“连心桥”。

“关怀式”管理,让老弱困难党员“退休不褪色”

“爷爷,重阳节想邀请您来参加饺子宴,到时候开展座谈会,您对八亩村的发展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都欢迎您提出。”八亩村驻村第一书记石松正在加紧筹备重阳节的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活动。

无独有偶,八亩村的重阳节关怀并非个例。除了饺子宴与发展座谈会,还会定期组织老党员茶话会、送教上门等活动,既倾听他们对乡村建设的宝贵经验,也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同时,城关镇党委还明确96名村(社区)干部“点对点”帮扶193名老弱困难党员,真正做到“重要节日有慰问、生活困难有帮助、平时生病有看望”,保证及时掌握困难党员所思、所缺、所急、所难。

“帮教式”管理,让“后进”变“先进”

针对9名后进党员,城关镇党委推行“一对一帮扶+清单式管理”模式,帮扶过程中,通过定期谈心谈话解开思想“疙瘩”,同时组织学习培训、参加志愿服务、按时汇报思想,在实践中重拾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动态跟踪,已有3名后进党员逐步转变为政策宣讲的“宣传员”、群众身边的“服务员”,真正实现从“后进”到“先进”的蜕变。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