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旬阳市铜钱关镇:“三联三抓”连民心,“铁脚板”走出民生幸福路

2025-10-31 10:25:09 来源:西北在线

连日来,当晨曦穿透薄雾,旬阳市铜钱关镇的干部们已踏上泥泞小路,他们手中攥着工作日志,肩上扛着责任担当,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铜钱关镇推出领导联村抓统筹、单位联村包组抓推进、干部联组包户抓落实便民连心服务工作机制,以“党群心连心,服务零距离”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问“需”于民、向“实”而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dachshund

领导联村,共谋发展新路径。“咱们村有百亩黄桃园,光卖黄桃赚不到几个钱,能不能搞黄桃加工?”“如果七里峡田园综合体能整体开发与庙湾古村落这些协调发展,说不定能吸引游客来!”“古村落可以打造成特色民宿,吸引城里游客”在七里村一组院落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联村领导一边认真记录村民的想法,一边结合村情实际谋思路、定举措回应:“大家提的黄桃加工和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很好,镇级会积极对接黄桃深加工企业来考察,同时争取文旅项目资金完善七里峡周边设施。”最终,村里确定了“七里田园综合体”融合发展路径,村民们纷纷表示:“领导和我们一起商量,定的路子接地气,我们干着有奔头!”领导牵头搭台,群众主动献策,领导联村变“坐诊”为“出诊”,通过“现场办公+长效规划”,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治理一类事”的跨越。

dachshund

单位包组,聚合力美家园。房前的杂物堆咋处理?沟渠清淤后怎么保持不反弹?在天宝寨村五组村民李大爷家的庭院里,面对工作人员抛出的问题,村民们踊跃发言:“可以划分责任区,每家管好自家门口”“建议搞个‘最美庭院’评比,调动大家积极性”。单位负责人逐条梳理意见,最终和村民共同制定了“整治方案”:发动公益岗、网格员、党员等力量共同清理主干道淤泥,鼓励村民整理房前屋后;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检查环境维护情况。通过召开院坝会、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杂物归置的好习惯,还协助村组建立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环境整治成果不反弹。如今的五组,道路干净、沟渠畅通,村民们说:“一起商量着办事,大家都愿意配合,环境自然越来越好!”通过联村单位搭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资源下沉+群众参与”,让民生难题在共商共议中迎刃而解。

dachshund

干部联户,共筑便民连心桥。“奶奶,看镜头,您看这样对着镜头眨眨眼……”七里联户干部小王弯腰举着手机为60多岁的刘奶奶进行养老认证,因老人患有慢性病,反复调整角度才完成认证。“真的太麻烦你们了!”刘奶奶的儿媳说道。“没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每组都有张贴联村领导、包村单位责任人、包组干部的电话,你们有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因连续降雨金盆湾通组路出现部分路基损坏,包联干部第一时间召集到村:“现在落石还在下滑,大家先别靠近,我已经汇报镇上联系挖掘机进行道路修复,咱们一起先把警示标识摆好,再进行清理。”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搬警示牌,有的疏导过往行人,仅用1天就恢复了道路通行。黄泥坪村村民陈先生家屋檐下有胡蜂窝,他找到包联干部老陈求助,老陈当即召集周边几户村民商量:“镇村人员下午过来摘除,大家暂时别让孩子靠近,摘除后咱们一起把周边卫生清理下。”从上门服务到应急处置,干部们事事与群众商量,件件有回应,用贴心举措织密便民服务网。

“张奶奶,您昨天说要交医保不会操作,我们今天入户帮您交;贾爷爷,这是您要的降压药说明书,我读给您听……”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铜钱关镇的村社院落里上演。针对留守老人多的实际,该镇以空巢、高龄老人为重点,创新推出“老人点单、队伍接单、上门服务”的精准模式,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从健康问诊到助学乐教,让服务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

截至目前,全镇111名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已为5500名老人提供上门认证等服务,志愿者们还教会老人用视频电话和子女连线,“孩子们在外打工放心,我们在家也不孤单!”75岁的赵大爷说道。

从统筹规划到推进落实,从解决发展难题到办好民生小事,铜钱关镇通过三联便民连心服务机制,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落在需求实处,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实干中徐徐展开。(通讯员 王佳)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