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王海军:廿五载医者仁心润桑梓

2025-11-04 16:08:58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记者 吕新涛)从青丝到白发,他用二十五载光阴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写下一首敬老的史诗;从医者到“儿子”,他将千余位老人的冷暖病痛都装进了心里。这道背着医药箱的身影,已成为淳化县十里八乡最动人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251104153402_1749_37

近日,一份来自全国老龄委的荣誉证书抵达了陕西淳化——咸阳福源康养医院院长王海军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消息传来,十里塬镇的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这奖,该得!”

初心如磐:从“乡村更需要医生”到“老人更需要我”

1999年的夏天,从咸阳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王海军,做出了让所有人意外的选择。面对城市医院的优渥条件,这个农村娃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原,成了淳化县胡家庙卫生院的一名医生。

微信图片_20251104153401_1748_37

“乡村更需要医生。”这句朴实的初心,支撑了他整整二十五年的坚守。

在胡家庙卫生院的岁月里,王海军目睹了农村老龄化的严峻现实。没有患者上门,他就背着医药箱,踏遍周边村子的沟沟峁峁。烈日下,他的白大褂被汗水浸透;风雪中,他的药箱却始终温热。

“王大伯的降压药不能断,李奶奶的关节炎怕受凉……”周边村庄每一位老人的健康状况,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同事们说,王海军心里装着一份“活档案”,比任何纸质档案都详尽。

仁心仁术:从治病救人到医养结合

2017年,已是不惑之年的王海军做出了又一个让人不解的决定——脱产前往延安大学深造。“你这把年纪,何必折腾?”面对质疑,他回答:“医学在进步,老人们的病也在变化,不学习怎么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学成归来,多家医院向他抛出橄榄枝,他却毫不犹豫地重返这片熟悉的黄土地。凭借过硬的医术,他先后担任旬邑县惠民医院、咸阳马庄博仁医院业务院长,但服务基层老人的初心始终未改。

连续八年获评县级卫生优秀工作者、2024年荣获“淳化好人”“德善企业家”……荣誉等身,却从未改变他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脚步。

微信图片_20251104153431_32_1087

2023年,王海军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跨越。在巡诊中,他发现许多老人不仅需要治病,更需要日常照料。于是,他牵头成立咸阳福源康养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创了集养老、诊疗、康复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大爱无疆:从一顿热饭到一生守护

“有你在,日子踏实多了!”这质朴的话语,是老人们对他最好的褒奖。

在走访中,王海军发现许多留守老人因子女外出务工,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他多方奔走,为十里塬区域65岁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争取到助餐项目。

微信图片_20251104154648_34_1087

如今,每天正午时分,福源康养医院后厨飘出阵阵饭香。今年91岁的樊正兰老人美美地吃完一碗酸汤面,绕着院子散步:“在这里养老,生病随时就医,有姐妹陪伴,还不给子女添负担,真好!”

而王海军总是要等到所有老人都吃完后,才拿起自己的碗筷。“做好一家康养服务公司真不容易,靠我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够的。”他感激地说,“这些年政府给了很大支持,就连餐厅的餐具都是县慈善协会专项支持的。”

更令人感动的是,王海军的爱心超越了养老范畴,延伸到了留守儿童身上。2024年8月,他得知贫困留守儿童小天宇的困境后,立即带着儿子前去探望,送去了生活用品和生活费。

“以后福源康养医院就是你们的家,我就是天宇的亲人。”这句承诺,让小天宇和奶奶热泪盈眶。

使命担当:从医者仁心到党员本色

从治病救人到养老服务,从青涩医学生到全国模范,王海军用二十五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微信图片_20251104154502_33_1087

他创建的福源康养医院,不仅设有中医科、康复科等10多个科室,还创新建立了“医疗照护、康复健身、文化活动、居住服务”四大区域,实现“楼上养老,楼下看病”的便捷模式。

医院与西安、咸阳等地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所有房间配备呼叫系统,护士24小时值班,为老人建立精准化健康管理模式。“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医养融合模式,让这里成为了老人们的“幸福家园”。

如今,这道背着医药箱的身影依然每日穿行在淳化的沟壑梁峁之间。那不再只是一个医者的巡诊路,更是一条连接党心民心的暖心路,一条书写大爱无疆的奉献之路。

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荣誉面前,王海军说得朴实:“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所有扎根基层、服务老人的同志们。而我,只是坚持做了一个医者、一个党员该做的事。”

廿五载春秋,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颗滚烫的仁心。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王海军依然在书写着他的敬老爱老故事,而这故事,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