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陕西盛达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40余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一万把竹剑,将跨越山海,奔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的剑道馆。竹剑作为剑道训练与比赛的核心器械,在全世界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该企业一年能生产20万把竹剑,稳稳占据全球竹剑市场25%的份额。西安海关所属汉中海关主动帮扶、优化服务,为竹剑出口保驾护航。
小小的竹剑,对制作原料的要求却颇为严苛。“陕西汉中的斑竹更是得天独厚——外形周正易加工,韧性远超普通竹子,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率也更低,是制作竹剑的绝佳原料。”公司负责人李国富介绍到,“全球剑道爱好者约有150万人,而全世界专业生产竹剑的厂家仅有5家,我们恰好抓住了这个小众赛道的机遇。”独具特色的产品,小众的赛道让竹剑的出口之路抢占了先机。但竹剑要顺利“出海”,通关环节的效率与便利度至关重要。
“刚开始做出口贸易的时候,总担心出口流程不熟悉、政策理解不到位,影响竹剑发货时效,没想到汉中海关主动上门来帮我们。”回忆起“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李国富至今印象深刻。汉中海关关长胡银满带队走进企业车间,围着生产线与工人、管理人员细致交流,不仅详细讲解出口申报流程、目的国检验检疫要求等政策要点,还专门记录下企业提出的 “报关流程复杂”“产品检验等待时间长”等实际困难。随后,汉中海关迅速针对企业需求制定“问题清零”方案,从报关流程简化指引,到检验标准提前对接,每一项问题都有专人跟进,帮企业理顺了全部出口流程。
“针对企业出口稳定、产品质量过硬的特点,我们通过分级分类管理为企业‘精准画像’,将该企业纳入海关 ‘优质企业’名单,减少常规抽检频次,同时积极落实‘绿色通道’‘远程查验’等惠企政策,企业出口时间进一步压缩。”汉中海关关长胡银满介绍。
“由于我们厂距离远,以前每批竹剑出口要等2-3天左右时间才能完成查验,现在当天就能通关,对我们保障出口订单时效帮助太大了。”李国富算了一笔账,在海关的大力支持下,企业今年节约物流、仓库等效率成本近40万元。
如今,在汉中海关的助力下,盛达公司的竹剑出口之路愈发顺畅,订单交付准时率达到100%。“有海关的支持,我们计划明年再扩大生产线,加工生产武道服、防护具等新产品,带动当地竹产业发展,为周围老百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李国富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信心。
下一步,汉中海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实举措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为更多像竹剑这样的“小而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精准护航。
本报记者 李勇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