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神木:交通升级惠民生 绘就出行新图景

2025-11-07 15:22:50 来源:西北在线

交通是城市运转的“血脉”,更是串联民生幸福的“纽带”。今年以来,神木市聚焦群众出行“急难愁盼”问题,以新能源汽车补能、跨区道路畅通、夜间出行安全为三大核心发力点,用基础设施的“硬升级”换取群众出行的“软体验”,让便捷、安全、舒心的出行感受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20251107145252526-63-b27e1.jpg

近日,陕西神木城投公共服务有限公司在市区再添两处便民新设施。在东兴街北段盈泰大厦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内,白灰色的充电设备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市民王小玲刚将新能源汽车平稳停入车位,便熟练地插上充电枪,通过手机扫码后,屏幕上立即显示出实时电量与充电功率。“以前总担心续航不足,跑远一点就焦虑,现在城区充电点越来越多,出门心里踏实多了。”王小玲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值,笑着说道。

20251107145252526-38-a0953.jpg

同时投入运营的还有位于滨河新区金控大厦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这两处充电站的精准落地,源于神木城投对群众“充电难”问题的深入摸排与精准施策。该公司工作人员魏佳介绍:“我们前期调研发现,城区部分区域存在充电设施覆盖不足的问题。此次新增的两处站点特意选址在人口密集、车流集中的区域,每个站点都有八个充电车位,配备480kW整流柜一拖八分体式直流充电机,可满足不同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充电需求。”

20251107145252530-61-895e4.jpg

截至目前,陕西神木城投公共服务有限公司已累计建设运营25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配备充电桩149台,提供充电停车位267个,覆盖城区17处核心区域及周边8个乡镇,为群众绿色出行构建起坚实的“补能网络”。

在解决群众“充电难”问题的同时,神木市同步推进交通路网的优化提升,将改善重点投向承载着城区与铧山片区联动功能的铧山路。

20251107145252510-2-b7859.jpg

之前铧山路因车道狭窄,经常拥堵。如今,经过改造的铧山路已实现“华丽变身”,双向四车道宽敞平整,崭新的交通标线清晰规范,更引人注目的是即将要投入使用的人行天桥。

在铧山路与麟州街道交叉口,新建人行天桥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忙着对防护栏进行刷漆、桥面清洁等,为正式启用前做最后准备。铧山大桥项目设计院中设咨询项目负责人颜钟介绍:“铧山路串联老城商业区与铧山片区,为东西向交通干道,改造后设双向四车道,可极大解决人车混行拥堵现象,大幅提升周边小区、学校出行效率与安全。铧山大桥建成后,也将促进城区组团互联,提升出行效率。”

20251107145252455-34-56fae.jpg

夜幕降临,神木城区新型路灯次第亮起,暖黄色的光线照亮了市民的夜行路。在铧山路上,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与散步的市民惬意同行。市民张雪指着路边的灯杆感慨道:“新换的路灯,灯杆线条好看,外观精致,灯光也很柔和,晚上散步,能感受到咱们这儿的夜晚环境在一点点变舒服。”

20251107145309736-73-3b7fc.jpg

据了解,今年以来,神木市在对城区路灯更新与照明设施系统化升级过程中,共改造滨河路路灯595盏,铧山路106盏,安居路、铧西路、继业路道路改造中同步改造路灯114盏。所有主光源配备智能光控系统,可远程调控亮度、随环境亮度自动调节路灯亮度,既保照明又节能,兼顾美观与实用。

20251107145309730-9-84c05.jpg20251107145309713-86-67c50.jpg

神木市以交通民生工程为抓手,持续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温暖的民生力量。(马倩 曹瑞)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