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数智赋能硬核制造——中铁宝桥以新质生产力筑就“中国名片”

2025-11-13 09:08:47 来源:西北在线

近日,“聚焦新质生产力 探寻渭滨新动能”专家调研团走进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实地探访这家深耕行业近60年的“国家队”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调度……传统制造业向“智造”转型的生动画面,让调研团成员直观感受到渭滨区新质生产力的澎湃脉动。

作为我国最大的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城轨交通设备研制生产厂商,中铁宝桥扎根渭滨这片创新沃土,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跑出了加速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公司总工程师吉敏廷在专访中表示,中铁宝桥通过三大技术创新方向,为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元创新突破 拓展产业新边界

在新产品新领域开发上,中铁宝桥打破钢桥、铁路道岔等传统产品局限,成功攻克国际先进的压力管道耦合器技术,发力国内高速磁悬浮道岔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强劲的设计研发实力。材料研究技术的突破同样亮眼,通过在铁路道岔上应用新材料,产品使用寿命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夯实了核心竞争力。

制造技术的革新更显硬核。紧扣国家智能制造要求,中铁宝桥在钢桥梁和铁路道岔产品上大力推进“数智化”制造,让传统制造业在转型中焕发新生。“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做了很多好的尝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为新质生产力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吉敏廷强调。

数智工厂筑基 超级工程淬炼

“十四五”期间,中铁宝桥累计投资建成南京、扬州、舟山、宝鸡等5座大型“数智化工厂”,通过深度集成设计、生产、物流、管理全链条数据,构建高效协同体系,产品制造精度、效率与柔性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在道岔领域,公司加大设备更新和数智化改造投入,开展道岔品质大提升硬件改造、系统数智升级等项目;钢结构领域,舟山公司数智化工厂的建成优化了产业布局,全方位提升业务发展能力。

这些数智化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花江峡谷大桥等一系列“超级工程”。在地形险峻、环境复杂的花江峡谷大桥建设中,企业创新采用“一桥三地”制造模式和四节段连续拼装工艺,全程依托数智化管理和数字化生产,最终实现全桥杆件一次探伤合格率99.59%、装配“零扩孔”的优异成绩,彰显了“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

创新生态共荣 政企协同发力

中铁宝桥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身科学运营,更得益于渭滨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企业和地方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吉敏廷表示,渭滨区作为创业沃土和创新高地,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发展养分。仅2024年,公司就通过申报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等项目,获得政府专项资金约150万元,为自主创新增添了新动能。

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和“卡脖子”项目,中铁宝桥在创新之路上硕果累累。“十四五”期间,企业累计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形成专利集群10项。时速400公里高速道岔打破国外垄断,智能焊接系统使工效提升300%,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技术让桥梁自重减轻20%,新产品贡献率连续三年超过60%。如今,其产品已出口至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铁路道岔、高锰钢辙叉出口厂商。

扎根渭滨,面向世界。中铁宝桥正以“锻造硬核技术链、激活创新基因链、构筑协同创新链”为方向,持续深化智能制造发展,在助力渭滨区工业经济质效双提升的同时,也以新质生产力为笔,不断书写“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崭新篇章。(通讯员 朱皓璠)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