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沉默的硬扛:86岁老人摔伤后的艰难抉择与医者仁心

2025-11-13 20:28:59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记者 吕新涛)十月下旬的一个普通日子,86岁的刘奶奶(化名)在家中不慎摔倒,左髋部一阵剧痛。然而,疼痛之外,更沉重的是她心中的挣扎——“看病要花钱,孩子在外地工作,请假难”。这份为人父母“不愿添麻烦”的沉默,让她选择卧床硬扛。两周后,当翻身都已变得艰难,她在老伴的搀扶下走进西安高新医院时,病情已复杂得让医生揪心。

检查结果触目惊心:左侧股骨颈骨折、重度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还伴有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间质性肺炎等多种基础疾病。更棘手的是,长期卧床与糖尿病交织,导致血糖失控、肺功能恶化,将老人推向了危险边缘。

“太多父母都是如此——怕花钱、怕耽误孩子,疼得难受也自己扛。”西安高新医院骨科一病区杨鹏主任的话透着心疼,“直到熬不住了才来医院,却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多学科联手:为高风险手术“闯关”

图为术前

面对复杂病情,西安高新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内分泌科医生通过胰岛素泵精准控糖;康复团队指导老人进行踝泵训练、股四头肌收缩等锻炼,为手术筑牢基础。待身体状况达标后,杨鹏主任主刀为刘奶奶实施了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第一天,奇迹发生了:刘奶奶竟在辅助下迈步行走,成功避开了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肺部感染、血栓等致命风险。

“不敢说”的背后:是负担恐惧,更是情感挣扎

图为术后

刘奶奶的故事,照见了无数中国父母晚年的心理困境。他们的沉默,背后是两把沉重的枷锁:一是怕成为经济负担,二是更深层的恐惧——怕开口后,等不到期待的关心,反而验证了“儿女靠不住”的担忧,连最后的念想也破碎。

“他们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杨鹏主任道出了这沉默背后的辛酸,“没有勇气去赌,更怕直面可能‘老无所依’的现实。”

技术与仁心:一支团队的责任与坚守

西安高新医院骨科一病区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23名专业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又充满朝气的团队。科室带头人杨鹏主任,作为医学博士、骨质疏松诊疗中心主任,深耕骨科二十余载,主持手术超六千台,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科室在老年创伤综合救治、骨折微创治疗、关节置换及骨质疏松诊疗方面形成特色,尤其注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精准诊疗。正是这份专业积淀,让刘奶奶这样的高危患者重获生机。

如今,刘奶奶已能缓缓行走,但她的经历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亟待关注的议题:我们是否真正读懂了父母那份“沉默”背后的千言万语?当岁月老去,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支撑,更是情感上的“敢于依靠”。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