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水县苗家小镇社区一瞥。
梁章晖摄
骑上电动车,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社区出发,穿过宽敞整洁的街道,10分钟后便到达瑞森木业生产车间——这条熟悉的通勤路,龙世群踏踏实实地走了6年。
“每月都有3000元的稳定收入,日子舒服多了!”曾为养家糊口四处奔波的他,如今当起了城里的“上班族”,笑容里满是知足。
龙世群一家是脱贫户,原先住在融水县白云乡龙岑村。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春风吹进大山,他们告别了破旧的吊脚楼,搬进了舒适的安置新居。
从“山民”变“市民”,“搬”是第一步,关键在于“稳得住、能致富”。
在苗家小镇社区的牵线搭桥下,龙世群进入当地木材加工厂从事调胶工作。搅拌、配比、调试……每天经他手调配的胶水有10余桶,用于黏合木板制成环保耐用的生态板。
“他为人老实本分,做事认真,一干就是好几年。”提起厂里这位“调胶师傅”,瑞森木业负责人陈明艳印象深刻。
在这家承载着300多名员工生计的企业里,像龙世群一样稳定就业的脱贫户占比超过1/3。“我们会优先录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根据岗位需求吸纳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并提供针对性岗前培训。”陈明艳表示,这一用工模式不仅缓解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更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端稳“新饭碗”。
不光龙世群获得了安稳营生,家人也有了“新坐标”:妻子杨枚闹进入苗族头饰厂制作苗族头饰,方式灵活,多劳多得;儿子龙泽峰做起社区信息员,日常入户走访采集信息并协助居民申领补贴,工作顾家两不误;女儿龙萋萋则通过努力考上了南宁师范大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以来,融水县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帮扶,截至今年7月,全县安置点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人口3237户7704人全部就业,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
作为多民族聚居社区,这里居住着苗、壮、汉等10个民族,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社区以文化活动为纽带,通过举办百家宴、芦笙踩堂、油茶夜话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让‘乡愁’在新家园落地生根。”苗家小镇社区第一书记袁靖婷表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龙世群的幸福变迁,是广西50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1万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生动缩影。在脱贫巩固“五年过渡期”和“十四五”规划“两个收官之年”,广西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盯紧重点户,算好“收入账”;实施以奖代补,带动创业增收;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激活社区治理;管好“非宅改居”,让安居更无忧……
如今,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龙世群一家有了新的计划:翻新家里,再添置餐桌、电视柜等新家具,给幸福生活“加码”。他们深信,脚下扎根的这片沃土,终将生长出比山更高的希望。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