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略阳县残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责主业,精准施策,在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优化康复服务、促进就业增收、完善组织体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
筑牢防贫底线,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县残联干部常态化深入一线督导帮扶,动态监测402户残疾脱贫家庭,精准落实帮扶政策,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5年间推动帮扶包联金家河镇走马村硬化村道9.2公里,扶持发展乌鸡养殖、大樱桃和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助力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村民收入显著增长。
政策精准直达,织密民生保障网。紧扣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保障政策落地。争取并落实“阳光增收”产业补助资金超700万元,惠及千余名残疾人,建成省市县级助残基地19个,带动近500人稳定增收。发放扶残助学金58万元,护航116名学子求学路。投入245万余元为1007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272户突发困难残疾家庭落实临时救助资金70余万元。新建成村(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驿站10个,在城区建成首个“融爱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共享辅具空间)1个,为有需求群众提供了便利。
康复服务提质,点亮生命希望之光。积极构建全流程康复服务体系。近五年投入资金96万余元,累计服务残疾人2.8万余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超90%。对215名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实现康复救助“应救尽救”。落实精神残疾人药费补贴和困难残疾人住院康复补贴,稳步推进第三代残疾人证换发,协同民政部门足额发放“两项补贴”4584万余元。
赋能就业创业,拓宽自强致富之路。坚持“培训促就业、就业稳增收”,5年间投入培训资金129万余元,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9期,覆盖农村残疾人2740人次,成功带动2560人发展产业,922人实现就业。先后涌现出翟必兴、何兴宏等省级自强模范。争取苏陕协作资金19.5万元,精准解决无障碍改造、假肢安装等迫切需求。
体系日趋完善,残健融合加速发展。成立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争取资金积极开展活动。创新组建“爱心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和助残就业创业志愿服务队,5年间,联合爱心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构建起“残健共融”暖心服务体系。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组组翔实数据,见证了略阳县残联服务残疾人群体的初心与使命。今后,县残联将继续秉持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华章。(任秀兰)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