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县兴隆镇双槐村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党建强、产业兴、农民富”主线,深耕“小花椒、大产业”,探索出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带动全村及周边经济发展。
建强红色堡垒,凝聚产业合力。面对过去集体经济弱、农户分散的困境,双槐村在镇党委统筹下,牵头成立由村党支部、周边种植村党组织、花椒加工企业党支部组成的花椒产业联合党委,打破村域与行业壁垒,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定期议事破解“各自为战”困境。同步实施“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3名懂技术的党员任产业骨干,设8个“示范岗”、4个“责任区”,组建“红色农技服务队”,以“田间课堂”“一对一帮带”教村民修剪、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成立花椒专业合作社,推行“联合党委+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统一流转土地千余亩,提供“四统一”服务,实现产业全覆盖。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为突破原料销售局限,双槐村向上下游要效益。种植端,制定标准化规范,引进“大红袍”等优质品种,配套基础设施和管控体系,让坡地变“旱涝保收”的标准基地。加工端,引进集筛选、烘干、包装于一体的车间,开发花椒粉、花椒奶茶等产品。推行“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农户就近务工,常年吸纳5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品牌端,注册“兴隆印象”商标,设计特色包装,线下集散中心对接商超餐饮,线上通过电商平台产品畅销全国,成了双槐村的“金名片”。
深化联农带农,奔向共同富裕。构建“土地流转分红+务工收入+效益分红”模式,让村民“一地多收”,土地流转每亩年获1300元,务工日均收入100元左右,合作社70%收益用于分红。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提供管理服务参与产业,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至20万余元,也在合作社设立“矛盾调解微组织”,及时化解纠纷18起。双槐村先后获“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诠释了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
(杨森 麦麦提江·奥布力)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