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然已经入冬,但受今年秋季多轮连续降雨影响,大荔县田间土壤含水量饱和导致小麦播种推迟,播种进程较往年延期。为此,大荔县农业部门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以“人努力补天时、科技强提底气”为核心,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破解难题,最大限度降低不利影响,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趁着这几天的晴好天气,在大荔县粮食主产区赵渡镇的一片大田里,县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农户播种。播种现场大型机械隆隆作响,不出几个来回,小麦种子便被均匀地播撒在土壤中。
大荔荔东洋阳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洋洋说:“由于今年种植比较晚,墒情比较大,我们也结合往年种植的经验再加上大荔农技中心人员来给我们科学地进行指导,我们现在大概播种的种量一亩地在60斤,然后施肥量在100斤左右,播种的深度在3公分。”

科技应用与精细化操作是抢播抢种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播种过程当中,农技工作人员指导种粮户严格按照精细化播种要求,确保达到精量播种标准。田间的农机手们也严格按照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播种质量。
除此之外,针对前段时间已陆续播种进入出苗期的大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还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结合当下天气温度给农户进行专业建议指导。从抢播时的良种选择、精准调控,到冬管期的科学保苗、科技护航,农技推广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帮助群众最大限度化解不利天气的影响,也为大荔县保障粮食安全注入了坚定信心。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兰涛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兰涛说:“第一个是在品种选择上,选用半冬性或偏冬性的早熟品种为主;第二个是以密补晚,适当地增加播量,同时对种子进行包衣,避免‘白籽下地’;第三个是以质补晚,通过提高整体质量和提高播种质量;第四个是以肥补晚,适当地增加底肥,并重视磷肥施入,促进它的根系发育。再一个就是我们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对各镇(街道)进行巡回指导和技术培训,让农户冬小麦的种植更加科学。虽然受到了晚播的影响,但是咱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为来年的夏粮丰收筑牢了基础。” (大荔融媒)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