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农业+文旅”让鄠邑的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

2023-09-21 09:44:20 来源:西北在线

在秦岭脚下喝一杯咖啡、在麦田旁听一场音乐会、在稻花香里享一番野趣……诗画鄠邑着实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那么,秦岭北麓的鄠邑是如何巧辟蹊径,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造就了金山银山?

近日,记者走进鄠邑区,参加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办的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同时,走访了蔡家坡、栗峪口和曲抱等村落,感受到了写在田间地头的致富经。

img1

(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鄠邑专场发布现场)

乡村被艺术点亮

村道干干净净,洁白的房屋外墙上整齐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手绘。甫一走进鄠邑区石井街道的蔡家坡村,乡村新貌就映入眼帘。

“我们依托秦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艺术融入乡村、点亮乡村、活化乡村,探索出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鄠邑模式。”鄠邑区委副书记任涛介绍在蔡家坡村的终南剧场介绍道。

img2

(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口)

这终南剧场就搭在麦田旁,远处便是连绵不绝的秦岭。美景加盛会让美在蔡家坡的土壤上扎根,也让美在村民和游客心中发芽,更让鄠邑区走出了一条文艺赋能乡村的振兴之路。

据了解,2018年以来,鄠邑区就联合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在麦田旁连续举办了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开展了终南戏剧节、大地生态艺术、合作艺术、关中粮作等一系列活动,激活“忙罢”(关中地区麦收后庆丰收的乡社礼俗)节庆传统,用艺术手段赋予秦岭生态和关中农村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

“村子美了,名气大了,游客多了,我们也想着咋把日子过得更好。”62岁的蔡家坡村村民陈猛笑着说。过去忙活一年也就挣个三五万元,但在家门口办农家乐后,仅从今年3月至今,他家的石锅鱼饭庄已经赚了近五十万元。

IMG_3305

(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的特色民宿)

在艺术节的带动下,秦岭北麓的精品艺术乡村文化旅游线“八号公路”不断延展,蔡家坡与栗峪口、栗园坡、下庄等村“抱团发展”,公路沿线的石井片区发展出了精品民宿、研学旅游、乡村休闲游等新产业、新业态,驶入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道。

旧厂房的神奇变身

“让全村人喝上咖啡”“心放宽能咋”……栗峪河畔,几间稻草屋顶的小舍、高低错落的藤编座椅和随处可见的艺术展品,让这里成为文艺青年的圣地。这是位于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峪口村的土锤咖啡馆,是鄠邑区“乡村会客厅”项目的一部分。

img4

(鄠邑区石井街道栗峪口村的土锤咖啡馆)

谁能想到,一年前,这个废弃石粉厂还破烂不堪,而今却摇身一变,成了栗峪口村的“地标”。据介绍,土锤咖啡馆平均每周接待游客超2000人,每月接待游客超10000人。随着慕名“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变成了集咖啡、餐饮、书屋、文创展销、公共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鄠邑区特色“打卡地”。

img5

(土锤咖啡馆的艺术陈列)

“我想让乡村的‘嫂子们’都成为咖啡拉花大师。”栗峪口村“全村人团队”联合创始人李保国说,“这里的服务员都是栗峪口村的村民,平均年龄40岁。来这里之前,她们从来没有喝过咖啡,而现在,她们能喝出咖啡豆是哪里生产的。”一般的咖啡师都非常年轻,土锤咖啡馆就是要打破标准化,让咖啡师不被定义,让乡村的“嫂子们”也能做好一杯咖啡。“嫂子们”学会一门手艺的同时,也实现了家门口的新就业。

土锤咖啡馆激活了栗峪口村乡村旅游产业,让越来越多的“乡创客”在这里创业、来这里生活。充分发挥筑巢引凤的作用,栗峪口村吸纳了10余名热爱乡村的主理人,积极实施乡村机车茶饮、萌宠乐园等乡创项目。据统计,目前栗峪口村每年接待各地游客30万余人,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万元,助力集体增收50万余元,带动全村1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甜蜜蓝宝石”甜进村民心头

“我们这不仅有闻名的户太八号,还引进了晨香、甜蜜蓝宝石、超级女皇、阳光玫瑰等十几个葡萄新品种。”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毅朝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家的葡萄。抬眼望去,一串串莹润饱满的葡萄沉甸甸地垂在藤上,游客们小心翼翼地剪下成熟的葡萄放进篮子,享受着采摘的乐趣……

img6

(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的葡萄)

“我们还安排了专人在葡萄架下直播卖货,积极探索‘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模式。”张毅朝说,“通过直播电商的实时互动特性,我们鄠邑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可以直接对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既拓宽了销售渠道,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让‘鄠邑葡萄’销得更远、卖得更好。”

img7

(张毅朝在园内查看葡萄长势)

据了解,早在2016年,为解决贫困户启动资金和技术难题,蒋村街道白龙村西安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在园区东边建了30栋葡萄大棚交给周边30户贫困户管理,并签订技术指导协议、帮销协议、务工协议,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累计分红58万元。

稻花香里说丰年

远处秦岭巍巍,近处稻花飘香。微风习习下,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的760亩黄澄澄的稻“海”浪花滚滚,翻滚的稻浪涌动着收获的喜悦。游客们走在田间阡陌,远远望去,宛如画中行。

IMG_3306

(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的如画稻“海”)

不同于其他关中村落,曲抱村环村皆水,以水资源丰富著称,是鄠邑区有名的稻村、酒村。在这样的资源优势下,2022年初,曲抱村与鄠邑区基投公司联合成立鄠邑区村暖稻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集体经济+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由曲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村民230亩土地,国有企业用资金入股,以稻渔综合种养项目为突破口,以产业功能分区为引导,以“农业+创意+休闲”为抓手,将原先的荒地变成水田。

img9

(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的“曲水稻香”项目)

锚定“关中江南、曲水稻香”的目标,曲抱村将稻渔综合种养与旅游业态结合,着力打造集稻渔共生、田园休闲、旅游体验于一体的都市田园样板,让其逐步发展为关中农文休闲旅游之地。仅2022年,“我在鄠邑有块田”系列产品就实现产值约350万元,吸引游客约30万人次,在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助推着农文旅商深度融合。

三三两两的白鹭在稻田间嬉戏觅食,成群结队的游客在田垄上驻足凝望,曲水稻香填满了游人远处的乡愁。

img10

(航拍西安市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曲水稻香”项目)

秦岭北麓的鄠邑大地不仅风光秀丽、山水相依,还披上了一层人文艺术的面纱。稻田间嬉戏的白鹭与村民、游人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交响乐。这里不仅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世外桃源,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在绿水青山中,鄠邑区广袤的土地上孕育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希望。

本报记者 庞玲玲 实习记者 权子昂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