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满载55车3520吨钢材的46103次列车从陕西韩城下峪口车站鸣笛驶出,一路开往宜昌、济宁等下游企业,标志着全国首趟铁路“运费证”物流金融服务专列正式开行。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铁路局”)联合金融机构,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举措。
交通物流是实体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优化金融服务是政策聚焦的重点。2024年11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为“物流+金融”融合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
立足政策导向,西安铁路局今年以来持续聚焦企业“运输衔接难、融资成本高”的痛点,主动探索“物流+金融”创新路径。一方面,在国际货运领域先行突破,4月份率先联合浙商银行西安分行为国际货运服务商推出铁路“运费贷”服务,成功助力全国首趟中欧班列物流金融服务专列开行;另一方面,不断拓宽合作边界,目前已与11家银行建立合作,累计为17家企业提供16.59亿元铁路物流金融服务支持,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在前期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西安铁路局此次再度携手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进一步延伸“物流+金融”服务场景,共同推出铁路“运费证”金融项目。不同于此前的“运费贷”,该项目创新采用远期国内信用证作为支付工具,将金融服务嵌入企业供应链全流程,实现运杂费线上化结算与融资服务的无缝衔接,让金融支持更精准触达国内实体企业货运环节。
铁路“运费证”业务具有远期支付、灵活账期、融资成本低、线上便捷操作办理等优势。客户可通过铁路95306线上平台申办银行远期国内信用证,指定铁路运输企业为受益人并委托相关业务。支付运杂费时,由银行向铁路运输企业定向付款后,客户再按协议还款。
为提升物流金融服务品质,西安铁路局强化与浙商银行西安分行的沟通机制,同步协助解决好单据核验、流程衔接等问题,及时反馈办单进度,共同构建信息支撑服务体系。经过双方的紧密协作,9月9日,铁路“运费证”项目在铁路95306线上平台“物流金融”板块正式上线,并成功为陕钢集团韩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首笔铁路业务。
“此次我们创新采用铁路运费场景下的国内信用证作为支付工具,解决了传统运费流程繁琐、成本高的痛点。”浙商银行西安分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刘建松说,“通过这一创新,我们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大幅提升客户融资效率;同时,依托优化的结算模式与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有效降低铁运融资成本,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为确保铁路“运费证”项目高效落地,西安铁路局货运部牵头,组织西安铁路物流中心成立专项服务团队,与银行、企业建立实时对接机制,全程跟进并响应企业需求。“自铁路‘运费证’上线以来,我们第一时间协助企业申请、办理相关业务,从银行出具国内信用证,到议付资金到账、衔接货运安排,再到今天首趟专列顺利开行,仅用3天就实现了‘申请-审批-发运’的快节奏‘一站式’高效衔接。”西安铁路局西安铁路物流中心韩城营业部经理张西军说。
“铁路‘运费证’业务的落地,极大缓解了我们企业的资金压力!”陕钢集团韩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铁运段段长吕明涛表示,借助这一业务,企业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也为原材料采购和生产运营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保障,降低了企业资金周转风险,进一步确保了物流运输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此次专列开行,是铁路部门与金融机构、实体企业三方联动合作的又一有益尝试。”西安铁路局货运部多式联运科副科长齐超说,“这种模式将铁路物流网络优势与金融资源、实体企业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构建起‘产-运-融’一体化服务生态,为解决大宗商品运输领域融资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下一步,西安铁路局将继续以服务企业需求为核心,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协作,探索更多金融服务产品,持续提升铁路物流服务信息化、便捷化水平,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力陕西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通讯员 李弢 杨媛 齐超 化莎 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