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青海省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构建起“上下联动、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科普新格局,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18场,线上线下总参与人次突破3000万,成功打造了一场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具的科普盛宴,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活动期间,省级主场创新采用“1+4+N”模式,设置生态科普展、健康科普展等四大核心板块及多项互动活动,3天内吸引线下0.8万人次参与,线上直播观看量超90万。全省8个市州实现活动全覆盖,45个县(市、区)覆盖率达95%,120余个科普阵地借助VR、AI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科技馆奇妙夜”“流动科技馆巡展”等特色活动广受好评,其中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巡展惠及群众4735人次,有效填补偏远地区科普资源空白。
此次科普月汇聚多方力量,7位院士领衔开展12场高端科普报告,覆盖8000余次;省测绘学会、林学会等联合开展特色活动,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打造“星火馆”科普品牌;企业科协、科普教育基地同步联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强大合力。针对不同群体,活动推出“社区科普大学”等精准服务,制作汉藏双语科普资料,惠及少数民族群众4.8万人次,89%的公众对活动满意度达“满意”及以上。
活动不仅推动科普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促成48项技术对接与产业合作项目,还通过沙画表演、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科普法》,发放相关手册2000余份。(记者 丁玉梅)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