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①:2025临沂全屋定制暨供应链展国际采购商洽谈会现场。
张金鑫摄
图②:共建“一带一路”第三届临沂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上,参展企业代表与外商交流。
尹召功摄
图③:2024年12月,临沂商城铁路物流服务中心多式联运班列首发。
贺可功摄
图④:临沂商城全景。
张凤川摄
潘旭涛制图
1981年初春,陈文彪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车票,从浙江义乌出发,肩扛两万颗纽扣,挤上开往山东临沂的绿皮火车。
编织袋压弯了他的腰,却压不垮他致富的决心:“都说临沂集市多,货好卖,我得去试试”。如今,陈文彪已成长为临沂商城响当当的企业家。
44年,与临沂商城同频共振,陈文彪见证着临沂商城从泥泞小路走向物流坦途,从大棚底摊铺迈向国际商城。他的个人奋斗史,是临沂这座革命老区转型为全国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变迁史的缩影。
2024年,临沂商城实现市场交易额6604.78亿元、物流总额10074.36亿元,成为“万亿商城”。近日,我们走进临沂商城,追溯那些筚路蓝缕的创业印记。
从“西郊大棚”到“万亿商城”
陈文彪初到临沂,正巧赶上当地大集。他在长途汽车站附近的一片杨树林铺开塑料布,将纽扣按花色一字排开。
刮风一身土,下雨两脚泥,集市条件简陋,但挡不住四面八方涌来的顾客。开张仅两天,陈文彪就挣到第一桶金——100多块钱。“临沂,来值了!”他难掩心中兴奋。
转年春天,临沂商城的雏形——“西郊大棚底”在兰山区拔地而起,几尺长的水泥台就是商户的固定摊位。货物摆在水泥台上,人们在大棚下交易,“西郊大棚底”由此得名。市场设置了600多个摊位,有上千种商品,每天人声鼎沸,买卖兴旺。
陈文彪在这里申请了一个流动摊位,拿到第一张属于自己的“流动营业执照”,日晒雨淋的摆摊生活告一段落。
此后10多年间,“兴办市场、批发商品”的热潮在临沂兴起,当地涌现出一批服装城、鞋帽城、文具城等专业批发市场。陈文彪的货品也从纽扣扩展到文具胶带、学生用品。1991年,他的摊位搬到新建成的兰田文体市场,生意更加红火。
历经“小地摊—大棚底—专业批发市场—现代商贸物流城—商城国际化”5代变迁,临沂商城的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如今,临沂已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荣获“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等称号。
2014年,借助临沂商城的发展“东风”,陈文彪成立了山东兴辉文化用品有限公司。2016年,他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荣誉称号。“那是我一生的荣耀!”回想起来,他依旧充满自豪。
两年后,陈文彪又敏锐捕捉到消费升级的趋势,进军文创产业。如今,陈文彪的公司代理销售数十个知名品牌的文创产品,业务遍及长江以北,不少文创一经推出就成为市场爆款。
陈文彪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折射的正是临沂商贸的发展壮大。截至目前,临沂有专业批发市场136处,商铺6.37万个,经营业户4.6万户,商贸物流从业人员100万人,经营商品涵盖27大类、600多万种,基本覆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门类。每天,各类商城中有千余种新款产品上市,30万人洽谈生意,2万辆货车进出,年交易额居中国地级市第1位。
2024年国庆,陈文彪将公司迁入兰田智慧物流港。2200平方米的仓储展厅实现“前店后仓”,客户视频选货后,就地打包、一键发货,效率倍增。
“临沂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60岁的陈文彪站在仓储厅里,目光灼灼,一如当年。窗外,物流车辆川流不息;室内,5万多种文创产品静待客商挑选……
从“找物流”到“次日达”
位于临沂商城的好多宝临沂服务中心总部,宽敞明亮的厅堂里,货架纵横成列,山东好多宝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耿延周正精心打理着货品。
从前卖货,他在铁皮屋里冻得手握不住笔。如今,他的公司入驻专业市场,展厅总面积扩至上万平方米,选品覆盖5万多个品类。
从铁皮屋走向现代化商城,耿延周见证了临沂商城的发展。
2006年,耿延周从老家安徽凤阳来到临沂。他在老家做过几年零售,手里积攒了不少客户资源,何必从头再来,选择临沂?“都说南义乌、北临沂,这里是‘物流之都’,做批发的,看中的就是这里货通八方的便利。”耿延周说。
初到临沂,耿延周落脚在西郊土杂市场附近,租下一间几十平方米的门头房,前厅摆样,后间堆货,角落里勉强能支一张床,他干脆就在门头房里居住。
“数九寒天,记账写字时拳头一握,手上裂口就渗出血丝。”耿延周回忆说,创业维艰,他和妻子每天蹬着人力三轮车,穿梭在土路上,满市场找货、调货,想尽一切办法尽早发货。
那时信息不畅,货源是最大难题。临沂商城的物流主要靠配货市场,货随人走,从临沂发出的客车顶上堆满大包小包,用网绳一罩就上路了。对于商户来说,物流网点零散,发货要跑遍全城找物流,很不凑手。耿延周经常一整天待在配货市场,只为自己的货品早点送出。
2016年,耿延周在临沂建设了自己的工厂,生产塑料制品。让他下定决心建厂的原因是,临沂商城的物流条件得到飞速提升。“我们生产的第一批商品,下线不到两小时就发货了,第二天就运送到了客商手中。”耿延周说。
商品销到哪里,物流就覆盖到哪里。近年来,临沂大力实施商贸物流首善战略,建设了3000余条公路专线,规划建设占地176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城,一期搬迁入驻1738家公路专线企业。距离600公里以内的货物实现夕发朝至,1500公里次日送达,3000公里隔日送达,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左右。
中午理完货品,耿延周在手机上发布货源信息,不一会儿,就有物流公司接单,货车上门拉货。货车到达现代物流城后,包裹被迅速摆上传送带,扫码识别后完成分拣,当天下午便从临沂发出。
搭上便捷物流的快车道,好多宝公司的产品覆盖31个省(区、市),还远销20多个国家。当下,他正在着手建设海外仓。
“如今临沂已经形成市场带动物流、物流服务商贸的产业格局。”临沂市商务局党组书记,临沂商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武传亮介绍,目前,临沂商城有物流园区22个、物流企业2200余家,从业人员达58万人,物流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覆盖全国2100个县级以上网点,通达国内所有港口和口岸。
从“卖商品”到“卖体验”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江西新余游客夏炜跟着旅行团来到临沂。过去,他只知道临沂是革命老区,两天的旅程,刷新了他对临沂的认知。
夏炜走进位于兰山区的临沂进口商品城,一下就被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进口商品所吸引,开启了一场别样的“商城之旅”。
“这种‘景区+商场’的模式很特别,我还是第一次体验。”夏炜购买了俄罗斯紫皮糖、马来西亚咖啡和榴莲制品,“这些进口食品在我家那边的超市卖得挺贵,这里不但有免税店,而且还打8折。”
据进口商品城俄罗斯超市负责人王天笑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商品城人流量明显增多,超市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5倍。
走进临沂教育用品采购基地,夏炜被一套“琅琊文化”文具套装吸引——笔记本封面印着王羲之《兰亭序》节选,内页插画是临沂著名景点,书签则是“沂蒙精神”主题。“这套文具很有地方特色,买回去当伴手礼送朋友很合适。”夏炜说。
采购基地不仅是教育用品专业市场,更融入了浓厚的本地琅琊文化元素,“琅琊剪纸”“梵椿香包”等文创产品让游客们爱不释手。
去年以来,临沂商城管委会按照A级旅游景区标准,围绕基础设施、环境特色、服务设施等进行提升,打造15处沉浸式、场景化购物体验区,让旅客在购物的同时,充分感受当地风土人情。
从“卖商品”到“卖体验”,“商城”与“文旅”融合的方式在沂蒙大地催生出消费新热点。“临沂小商品城旅游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我们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提升改造,建起游客中心、文化长廊、网红打卡地、小吃一条街等,市场里还引入彩色跑道、指引牌等文旅元素。”武传亮介绍。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临沂全市21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8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53%、19.34%。“秋季采购节”“书圣游乐购”“家具采购节”等活动带动90多万人游购临沂商城,成交量超过4000万元。
从“卖全球”到“链全球”
在临沂商城做杯壶礼品批发生意的李遵梅怎么也没想到,一件小小的杯壶礼品,让她与世界渐渐“链”到了一起。
今年5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临沂50家企业以统一标识亮相2025年临沂商城优质产品(乌兹别克斯坦)博览会,机械、建材、家居产品吸引中亚客商驻足。
展台前,怀着忐忑的心情,李遵梅不时向客商推荐讲解杯壶。3天的展会,她收获5个意向订单,杯壶的单价超过50美元。“展会要留样品,我不能把产品卖光。客户就先下定金,等展会结束再拿走产品。”李遵梅说,她刚回到临沂,就有乌兹别克斯坦的经销商“追”到厂里验货了。
尝到甜头的李遵梅紧接着参加了今年7月在安哥拉举办的2025临沂商城优质产品(安哥拉)博览会,也收获了不少订单。
一场场博览会,让企业不断开拓海外市场。近年来,临沂商城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商城国际化上持续发力。截至目前,临沂全市线下建成59个海外商城、海外仓,获得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达到13个,2024年全年组织1500余家企业走出国门。
“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来”。今年1—9月,临沂商城接待国际客商3.27万人次,10月10日至13日,共建“一带一路”第三届临沂商城国际采购商大会期间,共有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国际采购商到商城洽谈采购。去年全年,共吸引3.1万境外采购商进商城。
耿延周也将更多目光投向海外。今年7月,耿延周也参加了在安哥拉举办的博览会,如今他的公司在海外拥有11家门店,海外仓扩至3800平方米,非洲门店日发货量最高达7个集装箱。“没有政府搭桥,我哪敢在异国他乡开连锁店?”耿延周说。
2022年以来,临沂积极引导商城企业商户拓展外贸,多次组织商城国际化专题培训,临沂商城4000多家外贸经营主体入驻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2024年全市外贸主体飙升至1.5万家,位列山东全省第5位,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252亿元,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4.2个百分点。
随着临沂产品、企业、平台“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临沂这座内陆城市正逐步在国际经贸舞台上大显身手。今年1—8月,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外贸进出口额分别达到4717.93亿元、7192.62亿元、78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12.4%、4.2%。波涛翻涌的海面上,满载着临沂商品的货轮满舱起航,驶向国际贸易大市场……
(陈 牛参与采写)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