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1月4日拍摄的第138届广交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新华社广州11月5日电 题:“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人数首破30万
新华社记者洪泽华、丁乐、霍思颖
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4日于广州闭幕。本届展会吸引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额达256.5亿美元。
据主办方统计,本届展会上,境外采购商人数首次突破30万。来自欧盟、中东以及美国、巴西的采购商增长明显。
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作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展品种类最全、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广交会有“中国第一展”之称,也被视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
“中国市场拥有巨大潜力,广交会可以成为探索中国市场的绝佳窗口。”首次参会的印度采购商尚蒂拉尔·帕特尔说。
这是11月3日拍摄的第138届广交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据统计,本届广交会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到会21.4万人,增长9.4%。参展主体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成交占比超六成,传统市场成交保持稳定。
来自巴西的萝伯塔·加洛·弗里德曼和两个同伴一起来到广交会。即使飞行时间超过20小时,她们依然在运动器材展区转了20多个展位,每个人都背着大大的袋子和背包。
“即使巴西和中国相距很远,我依然认为广交会值得一来。这里的展品种类非常丰富。”她说。
本届展会共举办了632场新品发布活动,共有460万件展品进行了展示。众多新产品、绿色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集中亮相,具身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生物基材料、AI智能康复设备等成为备受欢迎的展品。
“广交会上越来越多地出现新产品,我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美国品牌授权公司Established商务拓展经理弗朗索瓦·斯科利奇说,“我从2001年起就开始参加广交会,展位和产品的质量都在不断提升。”
11月3日,客商在广交会展馆了解一款理疗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本届广交会首次推出了采用“蓝牙+5G+北斗”技术的展位级导航,升级AI逛展、智能指路等设施,为远道而来的采购商提供贴心服务。
来自萨尔瓦多的采购商卡洛斯已连续十年参加广交会。十年来,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持续合作,他的公司从小型外包公司发展为较具规模的全链条外贸出口服务企业。
“我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在我心中,中国将是全球经济的未来。”他说。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朱咏表示,参展企业和境外采购商是广交会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服务对象。面向未来,广交会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参展主体和客商拓市场、促成交。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