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多项指标亮眼彰显外贸韧性

2025年前三季度西安市进出口总值突破3500亿元

2025-11-05 16:00:24 来源:西北在线

2025年前三季度,西安市外贸进出口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进出口总值达354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增速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速12.2个百分点(全国增长4%),外贸运行稳中有进、韧性凸显。

从贸易结构来看,出口表现尤为强劲。前三季度,西安市出口2467.4亿元,同比增长20%,进口1081.9亿元,增长8.4%,同期实现贸易顺差1385.5亿元,贸易平衡态势持续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9月单月外贸增速再创新高,成为拉动三季度增长的重要力量。当月西安市进出口总值430.8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299亿元,增长29.8%;进口131.9亿元,增长22.2%,单月数据的高增长为全年外贸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从季度走势看,西安市进出口呈现“逐季加速” 态势,今年一、二季度增速分别为4.2%、20.3%,三季度增速进一步攀升至24%,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作为外贸发展的“主力军”,西安市5个综合保税区贡献突出。前三季度,5个综保区进出口总值达2212.8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2.3%,成为推动全市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充分发挥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

在贸易伙伴与市场布局方面,西安市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超五成,新兴市场活力尽显。前三季度,西安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07.4亿元,增长5.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3.7%,“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贸易合作持续深化。其中,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大洋洲等市场进出口增速亮眼,分别增长25%、2.7%、64.3%、16.6% 和87.9%;同时,对美、欧、日、港、英等传统市场进出口总值增长28.1%,传统与新兴市场协同发力,市场结构更趋多元。

从重点出口商品来看,集成电路与光伏产品表现抢眼,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名片”。集成电路出口方面,受下游需求向好驱动,前三季度西安市出口集成电路988.4亿元,同比增长18.9%,9月单月出口达133.3亿元,同比增长55.7%,创单月出口值历史新高。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数据显示,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25年全年半导体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1.2%。随着全球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和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持续旺盛,西安集成电路出口后续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光伏产品出口则实现“止跌回升”,新兴市场成为核心增量。前三季度,西安市光伏产品出口124.6亿元,虽同比下降20%,但从季度走势看,已呈现明显回暖迹象:一季度出口30.8亿元、同比下降51.5%,二季度出口41.8亿元、同比下降11.9%,三季度出口52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由负转正且持续提升。当前,美国、欧洲等传统市场进入平稳增长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长主力,三季度我市对拉美、非洲光伏出口值同比分别增长104.2%、119.4%,出口占比持续上升,为光伏外贸增长注入新活力。

东盟作为西安市最大贸易伙伴,双方产业链协作紧密,中间品贸易成为增长核心。前三季度,西安市对东盟进出口总值572.7亿元,增长2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6.1%。其中,出口510.4亿元,增长28%;进口62.3亿元,增长5%。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西安市与东盟在中间品和关键零部件领域贸易往来密切,前三季度双方中间品贸易值达490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对东盟贸易总值的85.6%。具体来看,电路控制设备及其零件、平板显示模组、锂离子蓄电池、电工器材及其零件等机电产品类中间品进出口同比增速均超40%。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在电子信息、绿色节能、能源矿产等领域深化合作,有效推动了中间品贸易稳定增长,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放通道支撑作用显著,关键指标均实现亮眼增长。中欧班列方面,前三季度开行4455列,同比增长10.2%;其中本地货值321.4亿元,占比达56.9%,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中亚方向表现尤为突出,开行1051列,同比增长81.3%,占全国总量的9.8%。航空口岸方面,新增及恢复国际货运航线5条,国际货运量达5.4万吨,同比增长1.1倍;航空运输进出口总额1936.5亿元,同比增长8.2%。同时,通过优化通关效率,助力西安咸阳机场打造“中国最佳中转机场”,国际中转旅客通关时间已缩短至45分钟以内。

展望全年,随着西安市外贸增长动能持续积聚、市场布局不断优化、重点产业优势凸显,预计全年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外贸力量。

本报记者 李勇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